第143部分(第1/4 頁)
“待馬老子換過兵器,再行與黃天王比過!”馬成說完,也不等黃逍有所回答,徑自催馬回了本陣,望陣中眾將看了一眼,一撥戰馬,徑直來到了楊任近前,將手中的一對八卦如意紫金錖看也不看一眼,隨手丟在了地上,在楊任詫異的目光中,一把奪過其手中的大刀。(!)有最新章節更新及時
正文第229章潼關尾聲鬥陣鬥將(九)
求月票啊!兄弟們,給點力!
“馬義士……”感覺到手中一輕,再看自己的大刀到了馬成的手中,楊任頓時急了,失聲叫道,伸手就想奪回自己的兵器。馬成手中擎定楊任的大刀,“唰唰唰”連舞了幾個刀花,逼得楊任再不敢上前,然後,頭也不回,一撥戰馬,奔兩軍陣中再度上去,“楊將軍,馬某借你的刀一用,等打完了這一仗,再還給你!”
“……”感情是來借刀的!可是,借刀有這麼借的嗎?怎麼和強盜的行徑無疑?楊任一臉苦笑,無語的看著馬成的背影。
“他孃的,早知道帶俺那把巨齒飛鐮三停大砍刀來好了,這把破刀,也太輕了一點!算了,將就著用一下吧!”
嘟嘟囔囔的聲音,隨著馬成漸遠的身影,傳了過來。楊任聽了一陣的苦笑,自己的大刀,好歹也有四十一斤重,到了人家的手裡,居然說太輕了!
他哪知道,馬成使用的大刀,乃是當年馬武所用的那把巨齒飛鐮三停大砍刀,刀重七十八斤,此刻,使這一四十一斤的的大刀,又焉會不覺得輕!
“想必,你這刀法,應該就是當年‘武瘟神’所用的刀法吧?”見馬成回去換了一把大刀出來,黃逍頓時笑了,哪還不明白馬成的所想。
“不錯,馬某所使的刀法,正是當年先祖所留下的刀法套路,今日,還是第一次使出,黃天王,還請小心!”馬家一共留下了兩套武藝,一套為刀法,一套為錘法,分別傳自馬武與馬逵兩父子馬成,天賦異稟,這刀法、錘法,都練得有九成多的火候,這,也是他自傲的本錢。
“‘武瘟神’當年人送綽號‘花刀太歲’,曾與‘三手大將’岑彭岑君然武科場對花刀,成為千古佳話,卻不知馬成你學得了幾分的本事!”馬武的刀法,黃逍早有耳聞,正是七十二路春秋刀法,而馬武也以“快馬輕刀”著稱,輕刀,卻不是說馬武的刀輕,而是意為馬武力大,七十二路春秋刀法,縱橫天下,少有敵手。'而且,黃逍曾經懷疑關羽是不是與馬武一家有什麼淵源,畢竟,關羽大刀的刀法,同樣喚作“春秋刀法”,同樣是七十二路,如果說一點的淵源沒有,那,也太過巧合了一點!
關羽的武藝,身為結拜兄弟的黃逍自然是見識過,關羽的刀法,講究的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造成必殺的效果,而且,關羽的春秋刀法與春秋一書也有關聯,刀法除了那些講求一刀必殺的效果之外更有連綿不絕之意。雖然,不知道眼前的馬成的春秋刀法到底是不是同大哥關羽的一般,黃逍卻已加上了十分的小心。
他可不想同顏良、文丑那樣,被關羽一刀就喀嚓了,死的那麼的冤!
按說,以顏良、文丑的武藝,實不在關羽之下,要不,也不會輪到顏良一十五合敗徐晃,文丑輕易敗張遼了!要知道,關羽在四十回合,尚不能拿下徐晃,可見顏良武藝如何!
“學得了幾分,黃天王一試便知!”
說完,馬成也再不答話,一催戰馬,“力劈華山”式,舞刀就奔黃逍面門劈來。這樣歷史的招式,黃逍最是不屑,心道:使錘你力量不如我,難道,使刀我黃逍就怕你了不成?黃逍嘴角勾出一抹冷笑,他也認出,馬成這一招,有點像馬武的成名招式——一馬蓋四刀!
黃逍想不也曾多想,雙眼緊盯著馬成手中的大刀,仔細注意著其大刀的每一點變化,待看到其招法用老,虎頭盤龍戟電閃般的迎上。''這時,馬成再想變招,已經來不及了,只聽“當”的一聲,虎頭盤龍戟狠狠的撞在馬成的大刀之上。
楊任的刀,由於過重,馬成使著自然不甚順手,被黃逍這一崩,足足顛起兩尺多高,感受著刀身上的反震力道,馬成不禁一皺眉,忙搬刀頭、獻刀攥,當胸點來。
哼,果然如此!如果說別人,看到馬成這樣的招式,會有所手忙腳亂,但是,馬成哪會想到,黃逍最初,也是靠著一虎四戟,以至於後來的一虎五戟而出名的!馬成更不會想到,黃逍的一虎四戟,還是脫胎於當年馬武的一馬蓋四刀!這也就是當年關羽在看到黃逍的一虎四戟類似於刀法的原因所在!畢竟,這戟法,取自於刀法,而黃逍,並沒有給予過多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