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和‘大川社’有關,是‘颱風計劃’。”凌肅說,“你知不知道‘颱風計劃’是什麼東西?”
“颱風計劃?”秦茹想了想,“沒聽說過。”
“你看這個。”凌肅把破譯的“大川社”本部與歐洲分部之間的密碼電報和研判人員的分析報告拿給秦茹看。
“‘大川社’為什麼要高價招募法國秘密情報局‘秘密行動分局’‘漁夫行動’小組退役人員?”秦茹看完分析報告問凌肅。
“我們已經查過,‘漁夫行動’是‘秘密行動分局’專門從各國駐法國使館外交郵袋中竊取機密的行動代號。‘漁夫行動’小組負責竊取並拆開外交郵袋,對外交郵袋中的機密檔案拍照,然後再原樣封還,不留任何痕跡。‘漁夫行動’小組的成員都是這方面的專家高手。”凌肅說。
“但他們招募這些人幹什麼?”
“我們的情報分析人員認為‘大川社’的這一舉動很可能是針對中國,而且極有可能和‘颱風計劃’有關。”凌肅說。
“和‘颱風計劃’有關?”
“是的。但是我們還不知道‘颱風計劃’是什麼。”凌肅說,“不過我已經查過了,‘颱風計劃’和我們反間諜情報系統無關。”
“那麼有可能和我們軍隊系統有關係?”
“是的。”
“好吧,我回去就查一下‘颱風計劃’是不是我們軍隊的東西。”秦茹說。
秦茹帶來的專家組拿到孟可欣和毒死劉銘新的那個女殺手的照片後,經過反覆比對和電腦合成分析,最後得出結論:那個女殺手就是孟可欣!
第42章 機要郵件失竊
孟可欣從“美元”提供的情報中得知,中國反間諜機關已經將她的照片秘密下發至各邊境口岸,同時反間諜機關還以公安機關的名義在全國範圍內對她進行通緝。中國反間諜機關的這些舉措完全在孟可欣的意料之中,所以孟可欣並不為自己在中國的安全擔心。但她這些天一直對“劉銘新事件”的失敗耿耿於懷,她的計劃天衣無縫,只是她大大低估了劉銘新對國家的忠誠。
孟可欣憑藉周密的計劃逃脫中國反間諜人員的圍捕後,她並沒有立刻離開北京,因為她知道出入北京的交通一定在第一時間就已經被封鎖,此時出逃無異於自投羅網,所以她無聲無息地在北京郊區一間事先租好的民宅中藏匿了四天。待風聲稍微鬆了一些,她喬裝成京郊的一名農婦,騎著一輛破舊的腳踏車,從事先選好的偏僻路線離開了北京。
孟可欣這次違反常規親自出馬收服劉銘新,完全是因為她追求刺激的心理在作怪。她令自己身處險境,是因為她相信劉銘新將來在仕途上的發展一定會大大超過“鵝卵石”。馴服劉銘新,不但可以替“鵝卵石”掃清仕途升遷的障礙,而且等於又掌握了另外一個比“鵝卵石”更大的金礦。同時,對劉銘新個人資料的研究顯示,劉銘新內心深處是一個非常脆弱,幾乎不具備任何侵略性的人,個性中有嚴重的妥協傾向,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策反物件。孟可欣相信她可以輕易地馴服劉銘新,而她這一自負的決定險些令自己身陷絕境。
孟可欣騎腳踏車進入河北後,丟掉腳踏車,開始換乘關卡通常不會搜查的短途客運汽車。一路上孟可欣不斷換乘短途客運汽車,輾轉到達河南境內,然後化裝成孕婦上了火車,一路乘慢車進入湖北,然後又從水路秘密潛入江西,在那裡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中國軍隊內部策反的一名上校軍官接上頭。這名長著一張豬臉的上校軍官向孟可欣詳細介紹了存放“颱風計劃”山洞的防衛細節。
美國中央情報局從所獲情報資料分析中發現,中國軍方為檢測“颱風計劃”的可行性,每年都會把“颱風計劃”涉及的作戰內容,分解成數百個作訓計劃下發部隊,每一個作訓計劃都有十分明確的戰術目的,要求戰鬥部隊按照作訓計劃進行實戰演練,同時將演習部隊獲取的各種引數上報指定的指揮機構,以便對“颱風計劃”進行必要的修改。因為每個戰鬥部隊得到的作訓計劃都十分具體,是龐大的“颱風計劃”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任何人都無法從一個孤立的作訓計劃猜測出“颱風計劃”的全貌。正因為如此,情報分析專家發現中國軍方對這些具體作訓計劃的管理,遠不如對“颱風計劃”本身守衛的那麼嚴密。如果把這些細小的作訓計劃集中在一起,保守地估計,最少可以窺視“颱風計劃”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內容。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具體內容的組合,美國情報專家可以輕易地分析出“颱風計劃”的戰略意圖。中央情報局正是要孟可欣利用“颱風計劃”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