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決不僅是兩位主人公的陪襯或對照物,而且常常居於前景,在情節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正是賴有他們,作品才得以超出家庭關係的範圍,突破家庭小說的框架,成為作者所說的“內容廣泛的、自由的小說”,從而成為廣泛反映俄國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社會生活的史詩性傑作。
就藝術來說,《安娜·卡列寧娜》確實令人歎為觀止。它的融合無間、互相呼應的兩條線索的結構,繼《戰爭與和平》之後,又一次成為“背離歐洲形式”、找到“新的框架”的不世之作。再則這部小說的每一場面、每一插曲、每一畫面,一般不只是“背景”或偶然的“佈景”,而是整體的有機部分,這也顯示出結構的嚴密性和完整性。
書中的人物性格,大都於典型性中見個性。但這麼說未免簡單了些。不僅奧布隆斯基、弗龍斯基、卡列寧等形象豐滿、鮮明、生動,呼之欲出,就連寥寥幾筆畫成的插曲式人物,如一系列貴族、地主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矗它是由馬克思、恩格斯總結,彼得堡社交界的婦女,無不各具特色,歷歷在目;更不用說複雜、矛盾而又完整的安娜了。安娜這個形象在世界文學中,即使不說無與倫比,恐怕也罕有疇匹。這些人物雖是精雕細琢,但不像工筆畫那樣帶有匠氣。作者使用“積累的方法”,並非機械地憑藉一次又一次的敘述,而是透過直接觀察者的眼光或感受來描寫。例如安娜,她先後在達裡婭、弗龍斯基、基蒂、卡列寧、列文以及米哈伊羅夫等人心目中,分別呈現自己的一個側面,正是這些不同的側面“積累”成一個立體的、以至多角度的形象。同時,這些直接觀察者由主觀的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不同側面,何者符合真實,由於作者不置一詞,給讀者留下廣闊想象的餘地,又給這個形象蒙上了一層迷霧,客觀上增添了它的複雜性。托爾斯泰還從進展中刻畫性格。不過,奧布隆斯基和列文等是固有品質的逐漸展示,安娜和弗龍斯基的性格則是發展和變化的。
《安娜·卡列寧娜》是完全意義上的心理小說。不僅人物的內心生活描寫充分,就是人物間的衝突也大都是心理上的,或是透過心理來表現的,因此全書心理描寫的密度很大。雖則一般使用傳統手法,即作者間接敘述或由人物的語言、動作或表情等直接表現,但筆墨十分細膩。例如總是在動態中寫心理過程,一般是展示過程中的每一環節或每一橫斷面,把人物內心的每一顫動顯現出來。這些過程一般不是直線式的,而其曲折反覆也不是迴圈,而是螺旋形的進展,因此令人感到的不是繁複累贅,而是步步深入。而在不少場合,人物心理還是前後截然相反的,借用俄國批評家巴赫金的術語來說,是“對話”式的。這種“對話”有時表現於較長的心理過程的始與終,是逐漸變化的結果;有時則是突然轉折。前者如達裡婭去探望安娜的那一插曲,後者如科茲內雪夫向瓦蓮卡的求愛。但無論是漸進或是突變,都符合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的規律。有時也進入半下意識的領域,如安娜從莫斯科回彼得堡的車上的那種迷離恍惚的心態。而在一些屬於傳統手法的內心獨白中也有所創新。奧布隆斯基在利季婭·伊萬諾夫娜伯爵夫人晚會上那段斷斷續續的內心獨白,表現了人物頭腦處於半睡眠的消極狀態的凌亂的意識之流。特別是安娜在自殺前驅車經過街上時的心理活動:街上瞬息變換的各種外在印象不斷引起她的自由聯想,她不斷由一種感觸或回憶驀地跳到另一種感觸和回憶,她強烈激動、心煩意亂、百感交集的心境躍然紙上。作者是如此巧妙地運用了意識流手法的跳躍性,省略了許多不必要的環節和焊接點,使得人物的思路迅速轉換而又十分自然,各種思緒斷斷續續,此起彼伏,互不連貫而又不凌亂無序。這可以說是文學中的意識流的神來之筆。
小說中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場面,許多描寫生動的插曲,以及文筆的自然、質樸和真實……總之,可談者尚多。
《安娜·卡列寧娜》問世一百多年了。這部出自巨匠之手的藝術傑作,不但沒有減色,反而顯得更為瑰麗。
陳 燊
1994。4
第一部
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奧布隆斯基家裡一切都混亂了。妻子發覺丈夫和他們家從前的法國女家庭教師有曖昧關係,她向丈夫宣告她不能和他再在一個屋子裡住下去了。這樣的狀態已經繼續了三天,不只是夫妻兩個,就是他們全家和僕人都為此感到痛苦。家裡的每個人都覺得他們住在一起沒有意思,而且覺得就是在任何客店裡萍水相逢的人也都比他們,奧布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