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之稱的北條家老大北條氏康平起平坐的盟友,於是,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信玄便想到了撕毀同盟。但是氏康不同意,這倒不是因為北條家忠厚本分,而是因為氏康的女兒早川嫁給了氏真,而自己的老婆,也就是北條家現任家督(氏康屬於隱居身,管事)氏政的母親,還是今川氏真的姑姑。雖然武田信玄和今川義元也是親戚,但這位仁兄連老爹都敢流放,還能指望那不靠譜的親戚關係?
本想把北條家一起拉下水的信玄一看氏康不幹,便把眼光對準了和今川家有著血海深仇的德川家。之所以要將今川的遠江、駿河兩國領地跟人平分,其實也是信玄的無奈之舉,因為他的背後,存在著一個比他自己更加可怕,也是他一輩子的敵人……上杉謙信,這讓他不得不分出很大一部分力量來抵抗來自越後(新瀉縣)的勢力。
信中還承諾:一旦事成(今川被滅),遠江一國歸家康,駿河一國歸信玄,一人一國,保證公平。
家康同意了。他沒理由不同意,不僅是因為他和今川家的那段過節,就看在遠江一國土地肥沃的分上,他也應該出兵,就算無視那肥沃的土地,只要看在軟弱的今川氏真的分上,那也該出兵。
。。
兩全其美的辦法
永祿十一年(1568年),武田信玄率一萬兩千大軍殺入駿河。對此,今川家重臣庵原忠胤帶了一萬五千人迎敵。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當武田信玄一揮採配示意進攻時,今川軍卻不戰而退,轉身就走。信玄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以為這只是誘敵,可是轉念一想,哪有讓一萬五千人來誘敵的?於是便再一揮採配,大軍掩殺過去,果不其然,今川軍潰敗。此後數戰,盡皆如此,往往是武田軍才一邁腳,今川軍便往後逃去,而且今川的指揮官不但不阻止,還一馬當先率先逃跑。
信玄徹底納悶了,便派人去打探,一打探還真打探出了名堂:原來,今川家的家臣對自己的主君,也就是氏真,徹底失去了信心,失去信心的時間是今川義元死後不久。
我們前面也說過,義元死後,氏真毫不在意,只是自顧自地過上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日子。這種行為,引起了駿河家臣的嚴重不滿,也引發了他們內心強烈的不安……你爹死了你都沒反應,那我們死了你是不是更不當一回事了?你不把我們當一回事,我們憑啥把你當一回事?
君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信玄當然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他適時地在駿河進行了一系列的策反行動,結果成果很大,共有駿河豪族二十一人先後投靠了過來。軍事上,今川軍依舊不戰而逃,僅一個星期,氏真便將駿府城交到了信玄的手上,自己則被迫躲進了掛川城。
而與此同時,家康也率軍入侵了遠江國,碰到的情況基本和信玄一樣,所以僅僅用了一個星期左右便佔領了整個遠江。
迫不得已,氏真只能向北條家求援。北條家還是比較仗義的,浩浩蕩蕩點起了四萬五千大軍來到了自己領國和今川領地的交界處:伊豆,然後……
然後,開始觀望。
北條家是屬於典型的自己吃飽自己不管別人的小農主義。好在幾代當主都比較彪悍,比如和齋藤道三齊名的戰國三梟雄之一的北條家開山老祖北條早雲,比如現任實權掌管者“相模雄獅”北條氏康。更難能可貴的是,北條氏康雖然擅長生兒子,而且這些兒子從材質上來說都屬於平庸之輩,但是卻出人意料地團結,所以多年來一直是關東第一。但你要他們去幫別人拼命,那實在有些不靠譜。
不過,不打仗不代表不行動。北條氏康想出了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既不用自己出兵,也能解決今川家的危機,那就是找一個信玄的敵人結盟,讓這個敵人出兵打信玄,這樣信玄疲於應付,便只能退兵了。
這個辦法聽起來是相當的不靠譜,因為他找的這個盟友要具備以下條件:
1。實力和武田家旗鼓相當,不然的話料理不了信玄;
2。跟信玄有仇,不然誰願意去摸老虎屁股?
3。要愛管閒事,這點比較困難,但也是必須的。
說困難,是因為這是戰國亂世,大家自己都顧不了自己了,即便顧得了自己,巴不得別人垮臺,自己好乘機踩著屍體上,就算不能踩,少一個競爭對手也是好事情。
說必須,是因為只有擁有一顆愛管閒事之心的人,才會插手干涉信玄的這次乘人之危兼吞併親戚的骯髒舉動。
說實話,這樣的人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