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1/4 頁)
“姐夫,可別那麼說。俺不信任你,敢向你公開要那圖麼?”
這時候,只見高大宏站了起來,從襯衣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來,遞給李小芳,說:“你要的這圖,現在就給你。不過,有兩個條件,一是讓俺也加人進去;另外,這東西可是價值連城啊!”
李小芳急忙雙手接過圖,說道:“你真是俺的好姐夫!你那兩條,俺全接受。從今往後,俺三兄弟就要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了。”
李小芳說完,隨即走進裡屋,出來時,手裡拿著十根黃閃閃的金條,放在高大宏面前,說道:“這是姐夫應得的獎賞,請你收下罷!”
高大宏堅持不收,馬承林說:“那又不是他李小芳的,不要白不要!收下罷,說不定以後還會有用處的。”
聽了馬承林的話以後,高大宏也就收下了,他對李小芳說:“今後有什麼要俺辦的事,儘管提出,俺一定會竭誠盡力去完成的。”
自此兄弟三人,在遼陽城裡分頭展開諜報攻勢。李丹已被高大宏吸收過來,二人在府裡相互配合,十分默契。
馬承林在遼陽城裡,本來就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有些話從他口裡說出來,分量不一樣的,真有一句頂一萬句的效力。
“渾河路上第一好人”的李小芳,早把遼陽城防圖送走了。他現在一門心事作宣傳鼓動,強調明朝必亡,後金必勝的形勢。
不久,瀋陽城被攻破的訊息傳到遼陽,引起了一陣緊張、混亂。由於他們及時作好輿論工作,城內居民都在暗地裡盼望後金攻打遼陽。特別是渾河路上的人們,正翹首歡迎努爾哈赤的到來。
一天午後,柯汝洞來到小芳的珠寶店。在赫圖阿拉時,他們一起共過事,曾是好朋友。
這柯汝洞,是費英東的義於。那是他隨努爾哈赤最後一次進京朝貢途中收的。
當時柯汝洞正害著痢疾,病得不能走動,虧得費英東救了他的命。
病好後,費英東便認下這個義子,並將他帶回赫圖阿拉。因為他有一身好武功,便讓他隨著費格拉哈一起做警衛工作。
原來柯汝洞是山東濟南府郊區人。九歲時候,因家中不幸失火,父母外出未歸,祖母病逝,僅剩下他這孤苦伶仃的孩子,只得獨自出外乞討。
一連幾個月,在外過著乞討的生活,輾轉來到北京附近的宛平縣。一天,他在道旁遇到一個賣藝的班子。這班子總共只有四人,全是女的。班主叫林玉梅,四十多歲,帶著三個女兒在外面跑碼頭。最大的女兒十六歲,最小的女兒還只九歲。
柯汝洞見她們玩拳使棍,極為精采,內心十分羨慕,便一直跟著她們跑。她們到那兒,他也跟到哪兒。連肚中的飢餓也忘記了,真像著了魔似的。
這樣一來,竟引起了班主林玉梅的注意。一天,林玉梅拉著柯汝洞的手問道:“你幾歲了?叫什麼名字?為何流落到外乞討的?”
柯汝洞毫不隱瞞地將出外乞討的經過,告訴了她。林玉梅非常同情他的遭遇,有意收留他。遂又問道:“你願意學武藝嗎?”
柯汝洞高興地說:“俺就是喜歡武藝,才跟著你們的,怎麼不願意學呢!”
林玉梅又問道:“你念過書嗎?”
柯汝洞答道:“俺從六歲起,就讀書,一共讀了三年書。”
林玉梅想試試他有無才華,含笑問道:“你既讀過三年書,俺出個對聯,你能對上嗎?”
柯汝洞答道:“俺就試試罷!”
林玉梅笑道:“上聯是:武藝謀生。”
柯汝洞思索了一會,說道:“俺對的下聯是:文章報國。”
林玉梅非常高興,隨即對他說:“俺就收你做徒弟吧!不過,練武很苦啊!你吃得了苦嗎?”
柯汝洞立即朝地下一跪,叩了三個頭,道:“師父!俺是不怕吃苦的。”
林玉梅雙手將他扶起,笑著對三個女兒說:“他就是你們的師弟,今後便是一家人了。”
林氏三姐妹同時親熱地叫了一聲:“師弟!”
柯汝洞也拱手對三姐妹喊了一聲:“師姐!”
從此,柯汝洞找到一個安身的地方,心中十分高興。他每天清晨和晚上,與林氏三姐妹一同練功,同時又讀書寫字,白天則一同到各處去賣藝。
原來,林玉梅是個世代書香女子,讀過幾年女塾,丈夫是明朝的武官,她經常與丈夫一同練習武藝。什麼刀槍劍棍,門門精通,後來丈夫病逝,家中一貧如洗。孃家父母早已去世,家道也已中落,無從依靠,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