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1/4 頁)
這渾河南北之戰,是遼瀋戰爭中最激烈的一仗。
這一仗對作戰雙方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後金國汗王努爾哈赤,統帥十萬大軍,與明朝川、浙六、七千士卒,進行了如此艱苦的戰鬥,最後把明軍殲滅了。但兩軍死傷的人數卻差不多,實在是他對明朝戰爭以來所不多見的。為此,努爾哈赤及時召開各貝勒、大臣們參加的戰後總結會議。
二貝勒阿敏首先說道:“攻佔瀋陽這一仗,俺體會最深的是戰爭開始階段,陛下運用誘兵出城的策略,逐漸麻痺敵人,讓他們產生錯覺,誤以為咱們怯戰,似乎懼怕他們。終於引出賀世賢出城,尤世功也出城,被咱以優勢兵力圍而消滅。反過來,面對瀋陽堅固的工事,拼命地去攻城,不僅不能成功,還不知要損失多少兵馬。因此從這次戰役,俺才真正體會到‘上兵伐謀,下兵攻城’的意義。”
三貝勒莽古爾泰說道:“父王派俺帶兵到胡馬峪去埋伏,開始俺思想不通。當時心想:戰爭開始了,卻將俺調往主戰場以外去了。後來,在胡馬峪殲滅了遼陽派往瀋陽的援兵五千人,俺才意識到這次埋伏的意義。消滅五千人不算什麼,給他們精神上造成的影響與震動很大,也孤立了瀋陽,使遼陽成為驚弓之鳥了。這種圍城打援的戰術,俺算是懂了。”
大貝勒代善說道:“父王打仗,有一句名言:”恁爾幾路來,俺只一路去‘。聽起來簡單,是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或是說一口一口地吃掉敵人。但是,一打起仗來,就不知道運用了。瀋陽這一仗,也體現了這句話。俺也逐漸領會了,爭取在打遼陽時能主動運用。“
汗王努爾哈赤說道:“在這裡,朕想講兩點。一是瀋陽這一仗,要說用謀略,可以說有:誘敵深入,設伏圍殲,偵察用間,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等方法。”
“再一點就是這一仗咱遇到了勁敵——川軍、浙軍。咱們以幾倍於他們的兵力,戰鬥結束時,雙方傷亡數字差不多。這是個值得深思和警覺的問題。”
“往日,咱們都輕視明軍,認為他們怯戰。對咱的八旗子弟溢美太多,褒獎有些過頭。這一仗以後,咱們的頭腦都應清醒一些。因為咱還要同明朝打仗,還要打大仗。這遼瀋地區佔領以後,咱還要打進關內去。如果滋長了輕敵的情緒,沒有清醒的頭腦,必將吃大虧,遭到大的挫折。”
“古人說:從戰爭學會戰爭。這句話,各位要認真體會。”
再說這次會後,汗王努爾哈赤命令在瀋陽城裡屯兵五天,並論功行賞,慰勞全軍。
由於渾河南北的激戰,八旗士卒死傷了許多。為了安慰廣大的兵將,穩定軍心,汗王努爾哈赤親自帶領四大貝勒、大臣們,大行祭奠陣亡將士,以慰亡魂。
四、遼陽是奸細拿下的
話說後金國攻陷瀋陽之後,汗王努爾哈赤找來何和理、李永芳,詢問遼陽城裡的諜報工作情況,何和理說道:“明天柯汝洞去遼陽。已萬事俱備,只等攻城戰鬥開始,城裡的諜工人員便行動起來。據馬承林說,遼陽已聯絡了二百餘家,人數已達一千多。”
“馬承林是什麼人?”
汗王向何和理詢問馬承林的情況,李永芳介紹說:“這馬承林,是俺親家馬汝龍的弟弟馬應龍的兒子。此人仗義疏財,廣結朋友,是遼陽城裡的一個人物。咱的諜報工作全靠這個人展開的。”
聽了李永芳的話,汗王努爾哈赤忽然想起去年讓他的兒子李小芳與遼陽一個商人的女兒結婚的事情,遂問道:“小芳的珍寶店開得如何?”
何和理接過來回答道:“小芳的珍寶生意是門面,主要任務是諜報工作。他是俺在遼陽地區的情報小頭目呢!”
努爾哈赤看看李永芳說道:“好啊!老子英雄兒好漢。努力幹吧,朕不會虧待你們的。”
何和理又對汗王說道:“苟得利去世以後,這諜報上的事情,全靠他們父子出謀劃策,貢獻不小呢!”
“很好,等打下遼陽以後,朕要好好獎勵你們!”
三月十六日,柯汝洞扮成商人模樣,去了遼陽城。
因為瀋陽已被後金佔領,遼陽城裡一片混亂。城門口把守甚嚴,出人都要檢查。柯汝洞身上有馬承林給寫的通行文書,未耽誤多少時間,便進了城門。
其實遼陽四門守城人員,上上下下,誰不認識馬承林?平日,都喝過他的酒,家裡有事找他借過錢。都說馬承林是一個講交情的紅臉漢子。
說來話長。兩年前,汗王努爾哈赤攻破撫順城不久,便讓何和理、苟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