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1/4 頁)
他的話音剛落,陳毅笑著說:“不要說解放,是會師。解放軍從外面打進來,你們從裡面打出來,我們是共同會師!”
一句話,說得在場的許多人都動了感情。
陳毅市長講話之後,有許多過去從來不在公共場合講話的學者也講了話,如有位吳有訓先生,就在這次會上講了國民黨幾次三番要把他送到臺灣去,而他終於巧妙地拒絕了的故事。據說還有一位第一流的外科醫生,就是因為聽了這一次陳毅市長的報告而下了爭取入黨的決心。
就這樣,陳毅用談心的方式,盡情地闡述了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他那坦率、熱情而又幽默、風趣的話,不時引起滿場的笑聲。他的一席開誠佈公的演說,深深地打動了知識分子的心。
當時,上海文化界的情況比較複雜。有清末民初的老政客,有日汪時期腳踏兩隻船或三隻船的人物。在學術界,既有學有專長、專心做學問的學者,也有沽名釣譽、譁眾取寵的“名人”,在接受過程中有很多難以處理的問題。
有一天,分管這方面接受工作的同志向陳毅請示工作。陳毅仔細聽完以後說:“你們提到的這些認為難以處理的人,我聽來都是有名的人物,‘知名之士”吆。這些人,一不跟蔣介石到臺灣,二不去香港,三不去美國,這就表明,他們還是有愛國心的。只要他們沒有具體反共行動,都應該用,有的還要重用。而且要考慮到他們生活上、學習上、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問題。“
陳毅特別強調說:“你們管文藝領導的人,一定要心胸寬闊一些,趣味廣博一些。譬如,家是四川人,對川劇有興趣,但我不能在上海單提倡川劇。這方面,你們不要有成見,偏見,個人愛好,要有群眾觀點。”
陳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忠誠地執行了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成為文化知識界的知心人。
可以說,上任頭10天裡,陳毅每天都要參加“大會”。陳毅有請必到,每到必講,講必痛快淋漓,鮮明生動有力,在宣傳群眾,穩定局面方面,起了難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2。3 陳毅吃請
上海的接管順利完成,中央表示滿意。陳毅有何體會?——“我個人對市政工作也沒有把握,只能穩步前進,量力而行,採取寬大的接管方針,團結多數人在我們周圍。”
“團結多數人在我們周圍”,這是中共領導中國革命的勝利之本,是陳毅對上海工作最突出的貢獻之一,然而將其付諸實行,談何容易?首先就遇到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微妙關係。
為了搞好黨同上海民族工商業家的關係,中共上海市委經過反覆考慮之後,決定由許滌新以市工商局長的名義,於1949年6月2日下午在中國銀行樓上召開工商界座談會。這是解放軍進入上海之後,華東局和上海市委領導人同上海工商界的第一次正式會面。參加會議的約300人,開得很成功。在工商界座談會後不久的一天,劉靖基先生到中國銀行二樓找到許滌新說:“有一件事要麻煩你。”許滌新問他:“什麼事?”
他說,他和榮毅仁兩人想要邀請陳毅市長去家裡吃飯,敘一敘。許滌新說:“這必須讓他向市委問一問才能決定。”在一次市委會議上,許滌新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陳毅笑著說:“你這個問題提得好。現在就要看我們採取什麼態度。你們看吃不吃資本家的這頓飯?”當時,正是敵人封鎖、物價波動、勞資糾紛迭起的困難階段,上海工商界代表人物榮毅仁和劉靖基兩人提出要請陳毅市長去家裡吃飯,分明是投石問路,去不去?陳毅請幹部討論,有幾位同志主張不去,黎玉特別堅持,認為我們是共產黨員,是無產階級先鋒隊中的一份子,如果我們去吃他們的飯,劃不清階級界線,就會在政治上喪失立場。劉曉和潘漢年主張去,理由是我們如果應邀吃飯,就會使上海的工商界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能夠接近的,我們同他們接觸是統戰工作的一種形式。陳毅問許滌新:“你是搞統戰的,又是工商局長,你看去不去?”許滌新說:“我也做了反覆考慮,我認為可以去。他們請客,我們應邀並不專為了吃,還對開展統戰工作很有好處。”陳毅笑著說:“吃飯也是做工作嘛,我看可以去。怕犯錯誤把自己手腳捆起來,我才不幹!共產黨不怕帝國主義,不怕蔣介石國民黨,難道對資本家就怕起來了?難道吃了這餐飯就會喪失政治立場?難道你們不會利用吃飯的機會去了解他們,去對他們做點思想工作?我帶頭,你們敢去的跟我去,有工作的,不敢去的,我不勉強。”結果,陳毅不僅帶了劉曉,潘漢年和許滌新等領導幹部應邀同去,還將張茜和孩子們也帶去。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