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1/4 頁)
結合“天網”,藍區已經變成了一個無比堅固的文明堡壘。
科學的力量,在於不斷更新。第一代機甲已經擁有如此戰力,實在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不過,就在他們為之興奮不已的時候。聯邦科學院的研究者們,又在埋頭於開發威力更強、效能更佳的次代兵器……
不過,身為維爾根心腹的聯邦上將克勞格,卻沒有那麼樂觀。
從某種角度來說,克勞格應該算是那種純粹意義上的軍人。
對於軍隊,他的敏感程度遠比政客們更甚。
機動裝甲的量產,對於克勞格來說,無疑是一個絕好的訊息。
但是,在大量機甲列裝部隊的同時,他也明白:長此以往,藍區軍隊擁有的單兵實力,也將永遠停滯不前。
體格與力量,早在遠古冷兵器時代,就已經成為衡量士兵是否合格的唯一標準。
長期沒有爆發戰爭的地球聯邦,兵員素質已經下降到極其危險的程度。加之太過依賴各種先進科技的輔助。他們已經變成一群“只會開槍,不會格鬥”的老爺兵。
這種說法,具有相當的片面性。但是不可否認,聯邦軍隊的整體軍人素質,的確是有史以來最為底下的。
機動裝甲的出現,恰到好處彌補了這種缺失。但是,克勞格也明白:習慣操作機甲計程車兵,將更依賴於這種新型兵器的幫助。久而久之,他們將會徹底蛻化成為一群只會利用大腦作戰的“廢體人”。
相比之下,那些被驅趕進入黃區的賤民。卻成為了死死壓在他心頭的一塊大石。
根據衛星探測的各種資料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黃區居民的身體素質,幾乎是在飛一般的大幅提升。
在空曠的荒原上,以時速近五十公里的速度,連續奔跑一個多小時。這樣的體力,恐怕就算是奧運會長跑冠軍也難以望其項背。
面對複雜的地形輕鬆跨越。而且速度絲毫不減。
甚至,在遭遇單隻變異生物的時候,僅憑一些粗糙無比的簡單武器,便能悍不畏死地迎將上去正面肉搏……
這可不是想象中的成|人童話。而是真正的現實。
人,被逼到絕境的時候,總會爆發出異乎尋常的潛在力量。
人,在遭遇死亡威脅的情況下,總會強迫自己改變,以適應周圍殘酷的環境。
克勞格覺得:藍區的實權者們,似乎在不知不覺間,犯下了大錯。
根本就不應該把那些平民驅趕進入黃區。而應該直接把他們全部殺死。
現在的他們,那裡還有當年那種絕望悽苦的模樣?根本就是一群堪比古代猿人還要靈活強健的戰士。
很幸運。他們沒有掌握科技。他們手中的武器,頂多也就是一挺已經被聯邦軍隊廢棄,連機甲表面防護層也無法打穿的K50P輕機槍。
克勞格相信:在沒有任何防護前提下,一名黃區人類與一名聯邦士兵徒手肉搏。無論重複多少遍,最後的結果,肯定是聯邦士兵的腦袋被活活砸爛。
但是,我們有機甲。有超越歷史任何時期的科技力量。
就好像大航海時代,那些歐洲文明的傳播者,在殖民地遭遇野蠻原住民的時候。代表文明科技的火槍,總能輕而易舉殺掉成百上千強悍的野蠻人一樣。那些只懂得使用弓箭的傢伙,永遠都只配成為統治者腳下的爛泥。
至於遍佈黃區的變異生物,在克勞格眼中。不過是一群稍微強悍的野獸罷了。
他曾經帶領一個五十人的戰鬥小隊,在黃區內部進行過試驗性的攻擊。
當數百頭面目猙獰的活屍,張牙舞爪嗥叫著撲向自己的時候。數十道熾熱的白色鐳射,當場貫穿了它們的頭顱。甚至,就連脖頸以上的所有部分,也都在劇烈的高溫狀態下,瞬間汽化。
藍區很強。
有超越一切的先進科技為後盾。藍區的實力,足以傲視任何勢力。
儘管如此,身為聯邦總統的維爾根,仍然不會越雷池一步,主動攻擊黃區。
戰爭,需要利益。
黃區這種無比貧瘠的地方,對他而言,實在沒有任何吸引力。
當然,還有一個尤為重要的原因————黃區,那是林的地盤……
林,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
對於維爾根的思維意識,他雖說不能完全掌握。卻也可以透過情勢的比較,勉強猜出其中部分。
()
他相信:維爾根肯定不會冒著與自己翻臉的危險,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