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在日本海軍統治層裡,所有的眼睛都注視著珍珠港。這天晚上,海軍省下達了“今晚全體待命”的命令。廣島灣“長門”號上的山本則顯得相對平靜,仍如平時那樣在與他的參謀渡邊下棋,他的參謀長宇垣在他的日記裡秘密地寫道
東京和夏威夷的時差是5小時,而且還要透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所以日本的8日正是夏威夷的7日,星期日。南雲機動艦隊在航行過程中,沒有調整時差,依然使用的是東京時間。東京時間晚上11點半,攻擊艦隊的所有各艦均響起了“全體起床”的號聲。全體官兵不論是睡著的,睡不著的,要出發的,留在艦上的,都不約而同地換上新內衣,參拜了在艦上設立的神社。內務整理妥當之後,為給飛行員送行,各艦都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早飯,有過節吃的紅小豆飯和整條魚,還有象徵著勝利的栗子。
8日零點40分,第一批攻擊隊員開始整隊準備出發。此時的太平洋中部,天還是黑漆漆的一片,海平線還看不見,龐大的艦隻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笨重地朝前移動,在墨黑的水面上劃出一道雪白的水跡。刺骨的浪濤一遍遍地衝上甲板,水兵們沒命地緊抱著比翼停放在甲板上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以使飛機保持穩定,而不受艦艇搖擺的影響,有一人不小心而被搖擺的軍艦摔到大海里去了。清晨1時,巡洋艦“利根”號和“築摩”號各起飛了一架零式水上偵察機。這兩隻邪惡的鴿子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徑直飛向瓦胡島和拉海納上空,對美國的艦隊作最後1分鐘的偵察核實,當時只要有一個美國人抬頭看一眼天空,就能在關鍵時刻提醒夏威夷的防禦者們。然而日本人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才進行這種冒險,為了取得準確無誤的情報,非此不可。
發射起飛戰鬥機和轟炸機,並不需要等待偵察機的報告。1點30分,來到距瓦胡島以北約230海里處的6艘航空母艦及其護航艦,一起向左轉向逆風行駛,帶著泡沫的大浪,使航空母艦顛簸搖晃。如果航空母艦傾斜度為11至15度,起飛將極其困難。在平常的演習中,傾斜度如果超過5度,演習就取消。但在今天,延期是不可能的,這個險必須要冒。日本軍事機器中最後齧合的齒輪該到行動的時候了。桅杆上,戰旗和“Z”旗在迎風飄揚。
飛行員進入座艙,每個人頭上都繫著一條寫有“必勝”字樣的白色的帶子。這是一條狹長的布條,在那個年代,幾乎是日本武士特有的象徵。淵田坐進他那架標有紅、黃識別色帶的轟炸機,一位留在艦上作地勤工作的中尉,送給他一條特製的白色帶子說
“出發!”
指揮所發出的綠色訊號燈,在黑暗中劃了個大圓弧,各母艦上的一號飛機脫掉楔形輪檔,向在甲板上跪拜的機械師丟擲夾帶汽油味的強勁氣流,迅速離艦騰空。由於飛機負載過重,飛機離開甲板後不能直接升高,有個下沉的過程,像是要墜入海中似的。駕駛員咬緊牙關,瞪大眼睛,緊握操縱桿,盡全力操縱,才使飛機逐漸升起。
甲板上,人們的眼淚順著浸透著汗水的面龐流淌,他們揮舞著帽子,目送一架架飛機離開母艦。
6艘航空母艦上的飛機一架接一架以最快的速度起飛。15分鐘後,除了4架因起飛前發生故障,2架失事而外,183架飛機全部升空,包括43架戰鬥機、49架高空轟炸機、51架俯衝轟炸機和40架魚雷轟炸機。這是有史以來最快的一次飛機起飛。在以後的15分鐘裡,所有飛機都大弧度地繞航空母艦飛行,完成編隊。然後掠過“赤城”號向瓦胡島飛去。
2時零5分,航空母艦再次轉向東,做逆風加速行駛。10分鐘後,第二攻擊波開始升空。戰鬥機再次率先起飛。“赤城”號上的進藤海軍大尉是第二波制空隊的指揮官,有36架零式飛機歸他指揮。隨後起飛的是島崎,他是第二攻擊波的飛行隊長。他的54架高空轟炸機來自“翔鶴”號和“瑞鶴”號,任務是轟炸希卡姆、福特島和卡內歐黑機場,繼續第一波對美國空中刀量的打擊。江草率領的81架俯衝轟炸機是整個空襲中最大的一支力量,目標是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在第一攻擊波起飛90分鐘後,第二攻擊波的最後一架俯衝轟炸機也升空了。由354架飛機組成的一支強大攻擊力量,現在正朝著目標飛去。此時一輪紅日正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夏威夷迎來了一個惡夢般的早晨。此正是 ——
第十五章 虎!虎!虎!
布雷克·克拉克,在書中這樣描述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美國時間)夏威夷的早晨
華盛頓方面已經警告過所有美國軍事單位,日美戰爭無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