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2/4 頁)
提供補給和停泊維護。
威廉中將也被勞倫斯爵士的決定驚呆了,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地總督拒絕大英帝國皇家海軍艦隊的停泊和補給?勞倫斯爵士望著目瞪口呆的威廉中將一字一句道:“這並非我一個人的決定,是所有殖民地的英國公民甚至包括陸軍上將麥特提姆伯爵在內的最終決定,我們不需要一支無法保障港口和海運安全,只知道迴避躲閃的艦隊,這樣的艦隊辱沒皇家海軍的威名,還會給殖民地帶來重大的損失。”
勞倫斯爵士的最後通牒讓一直遊蕩在西印度洋的重巡編隊不得不返回孟買港,整個印度殖民地已經連續六個月斷絕了一切的海運往來,在協約國與同盟國的這場大戰中,印度的物資和資源對於英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失去了印度的大量原料和資金的英國很多工廠將陷入困境,一些財團的作用也將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畢竟這不是一、二個月的問題,整整半年作為大英帝國女皇皇冠上最奪目的明珠,印度已經失去了殖民地的根本意義,無論是原料還是稅收都運輸不出去,印度的殖民體系開始出現經濟層面的斷條,當然這些危機都被英國殖民者轉嫁給了印度人,於是無數的印度人家庭破產或者面臨破產,印度的整體經濟面臨總崩潰。
英國雖然制定了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但是這個方針沒有預料到威廉中將個人的狹私報復的可能性,戰火在印度洋被提前的點燃了,這一點非常不符合大英帝國的實際利益,而中斷了印度的輸血對於英國人來說是非常致命的,所以維多利亞女皇也在與法國方面不斷溝通,就協約國艦隊提前進入印度洋一事進行磋商,中華帝國卡死了印度洋的出口,佔領了整個的錫蘭半島,中華帝國耗得起,大英帝國卻耗不起,英法作為協約國集團的倡導者與新興的德意志帝國不惜一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英法皆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供他們掠奪輸血,而德國卻沒有,所以英法跟德國人耗得起。
對於勞倫斯爵士的最後通牒,威廉中將也是十分無奈,雖然中華帝國的海軍主力尚未抵達,不過其印度洋艦隊的主力卻也集中在了錫蘭半島,尤其近期又有六艘戰艦抵達,不能正面交鋒,但是他並不介意採用遊擊的方式襲擊一下中華帝國的小型艦隊,畢竟威廉中將已經從中嚐到了甜頭,作為威廉。詹姆斯的表弟,同樣身為皇家海軍中將的威廉。德卻比那位在東方被打得一蹶不振的表兄足足小了十歲。
經過了補給之後,一艘逃回來的商船帶給了威廉中將一個好訊息,那就是有六艘中華帝國戰艦深入了印度洋,威廉知道此刻中華帝國印度洋的主力都集中面對阿拉伯海域,因為印度的主要大型深水港口都在阿拉伯海一側,繞過錫蘭半島進入印度洋腹地吃掉這六艘肆意炮擊印度西海岸各個港口的艦隊,然後在繞一個大彎子穿過馬六甲海峽襲擊一下中華帝國的東南行省?這樣不但可以甩掉中華帝國的追兵,更有可能打亂中華帝國的整體部署,可謂一舉多得。
威廉中將對於自己在戰略、戰術方面的天才設想十分滿意,這樣不但能夠挽回之前自己闖下的禍端,更有可能立上一功深入中華帝國領海襲擊其海外行省甚至本土,不斷擊沉敵艦?自己會不會被急需英雄鼓舞士氣的海軍部選中?成為大英帝國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皇家海軍上將?
根據得到的情報,遊弋在印度洋中的中華帝國艦艇編隊只有六艘戰艦,而自己則有十五艘,一旦雙方遭遇威廉中將非常有把握能夠將其重創甚至全部殲滅,不過威廉中將也意識到了錫蘭半島與馬六甲海峽這控制印度洋東西的出入口都被中華帝國所掌控,這個計劃真正的行動起來一定會受到很大的阻礙。
第三百三十章 決戰前的交鋒
威廉。德也並非是不學無術之徒,與他的表哥威廉。詹姆斯相比來說,其缺乏最基本的政治頭腦和長遠的戰略眼光,只不過仗著家族的勢力和裙帶關係成為了皇家海軍中將,歸根結底威廉。德只不過是一員所謂的勇將這個勇字對其的含義就是辦事不經過大腦,簡單加粗暴。
在威廉中將指揮下,英國皇家海軍的印度洋先遣編隊又開始準備回到印度洋範圍之內了,說起來也真是丟人,堂堂大英帝國皇家海軍所謂的印度洋先遣編隊一直大多停留在阿拉伯海
賈悟忌面對著海圖在反覆選擇印度洋印度大陸西海岸可以說為襲擊目標的港口,賈悟忌之所以將戰列巡洋艦編隊的停泊地從錫蘭挪回了帝國要塞,其整體的考慮就是如果自己的戰列巡洋艦編隊主動出擊的話,英國人的重巡編隊會不會遠遁阿拉伯海?雖然賈悟忌一再想狠狠炮擊孟買這個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但是面對殲滅英國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