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祝福or詛咒(第1/3 頁)
和港口遙遙相對的島嶼另一面,驚濤拍打懸崖立壁,海水千年萬載不知疲倦洗壁如鏡,壯闊景象如畫,配上西沉的黃昏,極具豪情之美。
在熱心路人的指引下,廖文傑來到此地,島嶼唯一一座神社,供奉著‘神明’役小角的石像。
原本島嶼上是沒有神社的,役小角的石像被供奉在位於峭壁山岩的洞窟之中。
大約是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的某個夏天,駐守此地的美軍將洞窟內的石像丟進了大海,這一幕恰巧被志津子看到,作為一名虔誠的信徒,志津子記下岩石的位置,後與青梅竹馬下海打撈,使得石像重見天日。
失而復得之後,島嶼上的信徒出資修建了神社,也就是說,這座神社追溯歷史,建成時間並不長,不到五十年。
日落,神社關門,廖文傑順著石階走入長院,一眼掃過,便將這座佔地不大的神社收入眼底。
抬手拂過節操堪憂的銅鎖,咔嚓一聲脆響過後,他推門走入正殿,看到了被供奉的石像。
半人高,雕刻簡單,輪廓可見是個雙手合十的白鬍子老者,因為信徒們虔誠的愛,花團錦簇,身上纏著紅綢布,看起來就很喜慶。
廖文傑瞄了一下就沒再看第二眼,假的,高仿都算不上。
十有八九是有過一次經驗,害怕石像再次被人扔進海里,所以擺了個仿製品視人。
至於真品在哪,這一點難不倒廖文傑,走到石像身後,暴力掀開地磚暗門,順著石階走了進去。
黑暗過道中,他雙目泛起紅光,將兩邊壁畫看了個清楚。
記載役小角生平事蹟的文字,段落之間有幾張配圖,除去大吹特吹的部分,餘下寥寥幾百字還是挺客觀的。
一千三百年前,舒明天皇六年,役小角出聲,他身具霓虹皇室血脈,自幼有神童之稱。
役小角少時皈依佛教,於深山之中尋得‘般若心經’和‘孔雀明王經’,三十歲咒術大成,得降妖伏魔的強大法力,收服前鬼、後鬼兩位雙花紅棍,有仙人之能。
當時的霓虹,僧人足不出戶,在政府的庇護下死守寺廟研究經書。
在這自娛自樂的安寧之下,役小角主張苦行,修行時跋山涉水,不忘降妖除魔,就此開創了一個新的佛教宗派——修驗道。
一個有慈悲心的和尚,腳踏實地,勤勤懇懇搭救眾生,在一片稀爛的霓虹和尚圈,簡直就是活佛轉世,故而立即收穫了無數信徒。
役小角身具皇室血脈,在民間威望極高,天皇對此非常不爽,認為役小角有想法。
因為打不過,天皇便派人抓走了役小角的母親,迫使他屈服就範,並將他流放到了伊豆半島。
在和伊豆半島隔海相望的大島上,役小角見此地民眾生活疾苦,便傳授了先進的漁業、農業等知識,又收割了一大批信徒。
這也是島嶼上,人們世世代代對役小角崇拜的原因,民以食為天,役小角給了他們生存的希望,他就是這座島上的神明。
再之後,霓虹各地災變頻發,民間流傳,是役小角的神力所致,他對自己的流放遭遇十分不滿。
一陣暗流湧動的政治鬥爭過後,役小角得到大赦,離開了伊豆半島。
記載中,有關役小角的政治鬥爭並沒有結束,大赦只是天皇迫於壓力的讓步,仍舊視他為眼中釘。
役小角不堪其擾,帶著母親離開霓虹,去大唐定居了。
幾十年後,大唐那邊武則天執掌天下的時間段,海上飄來了役小角的石像,人們便將其供奉在山崖的修行洞之中。
斗轉星移,石像有過一次被填海的經歷,虔誠信徒志津子將其打撈送回,神社修建。
廖文傑:(一`′一)
他眉頭一皺,壁畫上的記載並無可疑之處,但隱約之間,讓他覺得缺了點什麼。
顯而易見地,志津子得到超能力,又或者說是特異功能,是因為她撈起了石像,得到‘神明’的祝福。
可如果……
石像失而復得的十年後,獲得超能力的志津子跳火山而亡,又是一個十年後,超能力更甚母親的貞子墜落枯井。
加上這段補充,志津子得到的究竟是祝福還是詛咒,就不好說了。
心臟但拒絕承認的廖文傑傾向於詛咒,畢竟是霓虹,十個神明八個是妖魔鬼怪,剩下兩個血統純正的,還成天偷雞摸狗。
來之前,廖文傑是這麼認為的,不過看到壁畫上的文字,他又有了一些新的猜測。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