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2003年10月17日 中年喪子者的呼聲 一位中年喪子者在信中寫道: 我姐從央視《面對面》欄目中看到了您的事蹟報道,我迅速打聽您的聯絡方法,沒能查到您的電話,只好寫信麻煩您老。殷切希望您老費神、操心給我尋找個孩子,我會竭盡全力將其培養成才,報答您老。 您要不放心可先調查一下,或由我出資來看一下我家…… 誰來關心艾滋孤兒 一位退休教師寫道: 關於艾滋孤兒區,某些領導愛面子,不願讓孤兒們被外地收養,您可做些勸導之後,實在無希望,建議您向上一級政府領導提出建議或透過新聞媒體,給予無情的揭露。質問他們:“誰來關心艾滋孤兒”?他們要上學,要吃飯穿衣,他們中若要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有可能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和優秀人才。人民的父母官們豈能為虛榮的面子去葬送孩子們的前程,這真太壞良心了。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各媒體都很關心孤兒的生活與成長,引發了有志之士對艾滋孤兒的關注。 孤兒是艾滋病製造出來的,它已經是個社會問題。自今年9月份中央電視臺《面對面》和《公益行動》等欄目播出之後,平均每天會有3~5個電話諮詢,以要求領養者為最多,而且來自各個階層。半年來我收了近百封要求領養艾滋孤兒的來信,可惜,艾滋疫區的官員們阻止了孤兒的外出、逃生,作者非常無奈。  '返回目錄'  
7奉 獻(1)
感謝新聞媒體,向讀者宣傳了艾滋病帶毒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孤兒的真實情況,喚起了廣大群眾的關注,尤其是大學生們。他們雖然力量有限,但在微弱的行動中卻顯示出了中華青年的美好心靈,也看到了中國的希望。 幾件衣服,幾塊錢,對缺衣少食的弱勢群體來說,比大款們的別墅、汽車都重要,因為這是他們生活、生存的必需品,他們需要更多的人來幫助、關愛,讓我們大家都獻出一份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助 人 為 樂 高奶奶: 您好! 首先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是您的真誠、善良、無私和仁愛之心深深打動了我,讓我一吐內心的真實感受。 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平時我就喜歡關心社會上的公益事業,希望盡我所能給予他們精神上和物質方面的幫助。比如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訓學校,北大學子劉正深的“陽光計劃”等等。我覺得能幫助別人是我的快樂,而且,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伸出援助之手幫幫我們的兄弟姐妹,這樣該有多好啊! 告訴您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我是一名環保志願者,於是便發動全體舍友將有用的垃圾分門別類收集起來再賣掉,然後把得到的錢捐出去,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認為這不僅僅是變廢為寶,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我們一份慈悲之心。 高奶奶您這樣有愛心的人,但我覺得還不夠。面對擁有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還有許多許多人吃不飽、穿不暖、上不起學,看不起病。我們有什麼理由奢侈浪費呢?范仲淹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我們可以達不到,但最起碼在我們富裕之後,應關注身邊那些仍掙扎在痛苦深淵的人們。因為我們都是同呼吸共命運的炎黃子孫。 幸運的是艾滋孤兒遇到了一位好奶奶,您讓他們脫離了苦海,重新站在陽光下,健康地成長。說句發自肺腑的話,我真的非常敬佩您,70多歲的年齡仍傾其所有,忙碌於這項事業。雖然清貧,卻依然快樂。我懂了,明白了您付出的快樂。我想,在當今社會有向您老這樣崇高境界的人們已不多了,我會永遠支援您的! 我希望和奶奶一道來做這件事,幫助艾滋孤兒還有更多有困難的人,好嗎? 。。。。。。 大四學生 2003年2月22日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近年來由於道德淪喪,一切向“錢”看的思想,使不少人忘記了這一傳統美德,某些人甚至變成“害人取樂”,這不能不讓人寒心。 關愛孤兒 高奶奶: 您好! 未和您商量就冒昧寄去這些衣物和學習用品,希望您不會生氣。 當我得知許多艾滋孤兒缺衣少糧,沒錢上學,不能得到照顧時,就很想給予他們一些幫助。這些物品是我們全體舍友的一片心意,衣服雖然舊了點,但是很乾淨。這些學習用品孩子們也一定很需要。 奶奶,若是您覺得這種方式欠妥的話,我可以用其他途徑給予幫助。總之,我們的共同心願都是希望這些孩子們能夠接受教育,在相對好的環境裡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之才。 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吧——為孩子們的美好未來! 大四學生 2003年3月21日 這些孤兒因父母死亡,無人撫育,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