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他們不單是被貧困、歧視、羞辱所折磨,封建迷信勢力在摧殘,醫騙子也在掠奪,他們的處境真讓人難以想像。在這麼多來信中選擇了有代表性的35封,讓讀者瞭解他們的真實情況。 2003年12月4日,作者赴商丘地區某縣某鄉某村,該村擁有2000多口人,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有千餘人從事賣血活動,現在已證實有800多人感染了艾滋病,時下雙孤、單孤兒童已有80餘人。某關愛之家的孤兒,在攝氏零下二度的天氣,有人還穿著單褲,另有幾個女孩的頭髮裡有很多蝨子、蝨卵……這個關愛之家條件還是最好的,其他處的生活條件可想而知。這僅僅是一處,而另外許許多多的艾滋孤兒,目前突出了他們的生存問題、教育問題和心理問題,若被忽視,或解決不妥將來會造成社會治安問題的隱患! 自2003年秋以來,中央電視臺以及各地方電視臺,《面對面》、《公益行動》等欄目播出之後,每天都有人來信來電話要求領養艾滋孤兒。3個月時間,作者收到了近百封信,有些來信者生活相當富裕,尤其是那些中年喪子者,望子心切,如泣如訴地要領孩子,但當地官員為了面子,又怕孩子離開之後說當地的“壞話”,不肯讓孤兒們出去投奔新的家庭…… 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建議:借鑑1960年代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解決上海等地三千孤兒進入內蒙的經驗。艾滋孤兒應進入健康家庭,能得到母愛,與健康兒童在一起,有利於他們的成長和社會的安定。一位朋友對此有感,在春節前下雪後送來一首詩: 雪夜有感 夜雪紛紛 夜雪紛紛! 沸沸揚揚下得美麗。 艾滋可恨 可恨艾滋! 不知多少人被奪去生命,太可悲! 老人怨恨 孤兒哭泣! 不但少食缺衣,還有更多痛恨和冤屈。 向何歸 向何去? 蒼天為何如此無知!  '返回目錄'   txt小說上傳分享
1艾滋孤兒分散撫養好(1)
艾滋孤兒是被艾滋病奪去生命者的遺孤,他們並沒有感染艾滋病,是健康無恙的孩子。他們和艾滋病孤兒不同,後者是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兒童,他們都是無辜的受害者。 昔日的“血禍”造出了今日的孤兒,在艾滋病病人死亡的背後,每對夫妻會留下1~3名孤兒;孩子的生活大多沒有著落,更談不上接受教育。這些孩子們正處於學齡段,在飢寒交迫和歧視下,失去了一切,就成了文盲、法盲,將來對社會治安會引發大的危害。 有人問現在“防艾”工作的當務之急是什麼,關鍵是孤兒,中心是孤兒,孤兒第一,其他問題次之!否則,會埋下民族的災難。 在山東曹縣,一些好心的農村家庭出於同情和愛心,收養了其中的六個孩子。這幾個孩子又有了自己的家,又有了爸爸和媽媽,又有學上了。他們之外,還有更多無辜的孩子等待關愛,哪怕是一點點的溫情。 最小女孩爺爺的來信 高姑姑: 您好!您的來信已收到,看得出來,您對這幾個孩子非常牽掛,其實情況是這樣的:這幾個孩子的戶口除楊靜外,都已安好,楊靜的戶口一事有些特殊,因為她所在村子(李仙堂村)不歸屬於梁堂村,是另外一個行政村,所以不在我的管轄範圍之內,我也有心無力,愛莫能助。不過我已做了調查,其戶口難安是因為其村村民內部糾紛,現在可能已做了調解,渴望今日能夠安好楊靜的戶口。 楊靜的媽媽被叫到派出所一事也請您不要誤會,派出所並沒有難為她,只是向她問訊楊靜的身體健康狀況,並沒有其他的意思。 其餘的幾個孩子:像張蕊、王媛媛等都很好,且王媛媛在初三班級考試經常得第一名;閆炳政生活得也很幸福,他們各自在新家庭中生活得很好,絕對不會再回河南的,況且這些孩子的新爸媽已與他們產生了感情,他們也捨不得離開這些孩子了。你寄來的書,他們都收到了,並對您表示感謝,請您放心,他們都非常喜歡現在的新家。 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侄:張某 2003�4�19� 最小男孩養父的來信 高奶奶好: 甚念。從青晗來到家以後;他的體重比原來增加了5公斤,學習各方面比以前大有進步,同時也給家庭帶來了一份歡樂,每天晚上兩個女兒給他輔導老師佈置的作業。 戶口方面政府基本上給解決,300元已交給村委會,現在正在辦理之中,望老奶奶放心。 對於青晗來說,高奶奶真是費盡了心血和操勞,給予精神上的幫助以及物質的幫助。如果沒有您的關懷和支援,青晗也沒有幸福的今天。我懷著深厚的心情默默地向您祝福,祝您健康長壽。另您年齡已高,身體及各方面一定要注意,如果家裡有啥事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