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打起來對自己不利,便連夜後撤了。不久,“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根據談判劃定的防區,紅軍仍回陝北。周恩來同志從西安發來電報,命我們立即撤退,並限定在三天內撤過渭水。我們立刻整裝出發,按時撤過了渭水,經(分卩)州、長武,開回甘肅慶陽驛馬關整訓。
紅軍開到商、雒一線威脅國民黨軍側冀這一軍事行動,這是黨中央在“西安事變”中所採取的英明決策,有力地促進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黨中央在“西安事變”中及其以後的各項正確政策和有力措施,迫使蔣介石接受了團結抗日的主張,結束了十年內戰的局面,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從此,中國革命開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新時期。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發生,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了對中國的大規模進攻,我八路軍、新四軍相繼挺進華北、華中敵後,實行人民戰爭的抗戰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的戰略方針。這時,我被調回黨中央工作。徐海東同志擔任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旅長,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鬥,隨後在朱德、彭德懷同志指揮下,參加了晉東南粉碎日軍九路圍攻的戰役。一九三八年,根據黨中央的指示,他和王震同志再次深入華北敵後,開展山地游擊戰。一九三九年,黨中央派他隨劉少奇同志去華中,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艱苦轉戰皖東,勞累病倒在戰場上。
五徐海東同志出生於一個六代窯工的貧苦家庭中,他自已也當過十一年窯工,從小飽受舊社會的欺凌,深重的階級剝削和壓迫,使他具有堅強的鬥爭精神。徐海東同志一九二五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七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大學校裡鍛鍊成長,一生中指揮過許多重要的戰役戰鬥,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很高的指揮藝術。他英勇善戰,屢建戰功,是我軍有名的虎將和卓越的軍事指揮員。
徐海東同志善於團結同志,聯絡群眾,關心人民疾苦。進入陝北後,他一直強調紅二十五軍要與陝北地方黨、政府和紅軍搞好團結,他對劉志丹同志很尊重和敬佩。與中央紅軍會合後,徐海東同志堅持擁護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經常講紅十五軍團要向紅一軍團學習,主動要求中央派幹部到紅十五軍團加強工作,他對調來的幹部都極為尊敬和團結。我在紅十五軍團工作時,他和我團結合作,相處親密無間,給了我極深的印象。後來,紅十五軍團的政治工作、士兵工作、對敵軍工作都做得和紅一軍團一個樣。徐海東同志對部隊各級情況都非常熟悉,他自己就是從當士兵逐級升上來的,作戰時身先士卒,曾九次負傷,身上留下十七處傷疤,深知傷病員想的什麼,每打完一次仗,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傷病員,一一慰問,協助解決各種困難,體現了上級對下級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愛護,深得指戰員們的信任與愛戴。
徐海東同志一心為公,嚴於律已,為人正派,秉性耿直,生活艱苦樸素,待人滿腔熱忱。一九三九年他由華北前線調回延安馬列學院學習,身體狀況很不好,他的愛人周東屏同志又正生孩子,邊區物質困難,他們的生活非常艱苦,徐海東同志自己咬緊牙關從不向組織伸手。當我得知後,代表中央照顧了他們一點急需的物品,幫他們度過了困難,這是我應盡的職責,但他卻認為是不應享有的待遇,深感不安,他經常感嘆說:“黨組織和戰友們對我照顧太多了。”
徐海東同志重病三十餘年,但仍然始終關心國內外大事,頑強地堅持看檔案、看報紙、學習馬列主義。不顧病軀,主動擔負領導編寫紅二十五軍戰史的任務,忘我地為黨工作。他從不謀取個人特權,不爭個人名利得失,他說:“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在黨內爭正副職,爭高低,是恥辱。”一九六○年,徐海東同志在廣州養病,董必武同志去看望他,見他房中桌上、床上放著書籍、報紙,談話中聽他對各種問題有深闢的見解,董老欣喜地說:“海東同志,我很欽佩你,你病了這麼多年,一點也沒有落後形勢。”
××ד文化大革命”一開始,林彪、江青、康生一夥捏造種種莫須有的罪名,公然丟擲“打倒徐海東”的口號,採用各種陰險毒辣的手段,從政治上、精神上、肉體上對徐海東同志殘酷加以迫害和打擊。面對這一夥反革命醜類的橫行肆虐,徐海東同志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凜然正氣、錚錚鐵骨,和他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一九六九年黨的“九大”以後,林彪、江青、康生一夥更加緊了對徐海東同志的殘酷迫害,他們欺上瞞下,強令久病臥床的徐海東同志限期離開北京,遷往鄭州,並指使他們在河南的死黨在食宿、醫療上採取卑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