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頁)
勞戰,這不是我們紅軍的戰術。部隊消耗越來越大,現在如果再不撤,我軍就要被拖垮。假如外圍敵人再來個反包圍,對我形成內外夾攻的態勢,那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徐海東同志的這些意見無疑是正確的,可是不但沒有被採納,反而遭到了無理的批判。當時主持省委工作的主要負責同志把他的意見說成是右傾主張,並當即把他驅逐出會場,剝奪了他參加討論的權利。儘管受到如此沉重的打擊,但徐海東同志毫不氣餒,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的堅定信念始終沒有動搖。歷經四十三天的七里坪戰役,紅二十五軍減員近半,所剩七千餘人,體質也很弱。在這種情況下,省委才不得不決定撤圍。在此期間,徐海東同志所提兩次建議雖然未被及時採納,但他那主持正義、無所畏懼的高貴品德卻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徐海東同志在原則問題上從不讓步,在路線鬥爭中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一九三四年底,紅二十五軍北上到達陝南地區,並決定在此開闢根據地。在錯誤路線的影響下,省委和紅二十五軍個別同志面對艱苦的條件,產生了畏難情緒,怕擔風險,不願在陝南紮根。他們的理由是:陝南是山區,地盤小而且窮,紅軍補給困難;陝西的敵人是盤踞多年的國民黨王牌軍,實力雄厚;經過長途行軍和連續作戰,幹部傷亡較大,以紅二十五軍的力量決不可能單獨建立根據地。因此,他們極力主張入川與紅四方面軍主力會合,並聲稱:“紅四方面軍是老大哥部隊”、“會合力量大”、“我們可以吃現成飯”等等,以此來動搖省委的決心。到了一九三五年初,隨著敵人進攻的開始,特別是春荒的到來,這種思想的影響逐步擴大,直接妨礙了省委關於在豫西北、鄂東北、陝南一帶建立革命根據地的統一行動。為此,省委召開會議,就“紅二十五軍能否在鄂豫陝邊區建立根據地”問題,展開了一場重大的思想鬥爭。會上,作為紅二十五軍軍長的徐海東同志,針對一部分人的右傾逃跑主義思想,給予有力的駁斥。他指出,紅軍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動員和組織群眾,建立革命根據地。鬥爭的需要,我們離開了鄂豫皖蘇區。根據黨中央的指示,我們必須在這裡紮下根來,建立人民政權,以牽制敵人“圍剿”中央紅軍的兵力。他說,陝南山區艱苦,這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困難;盤踞陝西的敵人雖然實力雄厚,但他們的統治很不牢固,缺乏山區作戰的經驗,這正有利於我軍發揚長處,擊敵短處;陝西軍閥與蔣介石有較深的矛盾,有利於我們多做統戰工作;群眾長期受國民黨宣傳的欺騙,覺悟不高,但只要我們遵照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指示,宣傳和教育群眾,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政權,就能使我們站穩腳跟,擴大紅軍的影響。自此,紅二十五軍在陝南主動出擊,打土豪,分田地,大滅敵人銳氣,發動群眾,建立人民政權,並健全了地方基層黨組織。邊區廣大群眾歡欣鼓舞,革命情緒不斷高漲,青壯年勇躍參軍,經過五個多月的艱苦鬥爭,紅二十五軍迅速壯大,初步建成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為粉碎敵人“圍剿”,牽制和殲滅敵人,配合中央紅軍北上,創造了有利條件。
徐海東同志以黨的利益為重,顧全大局。他手中雖握有兵權,但從不自以為是。他對黨中央、毛主席歷來十分尊重。說話、做事都要想到有利於黨的團結,有利於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與劉志丹同志領導的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徐海東同志任軍團長。記得在一九三五年十一月,為了迎接毛主席和中央紅軍的到來,紅十五軍團與紅一方面軍的先頭部隊聯合攻打敵人重耍據點張村驛。由於紅一方面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沿途連續與敵作戰,加之生活條件艱苦,戰士的體質很差,戰鬥力受到一定的影響。當時,他們有一個連參加了紅二十五軍二二三團的戰鬥。戰鬥中,該團政委十分傲慢地說了一些不利於團結的話。徐海東同志得知後,立即把他找來,嚴厲地批評了他不注意團結,不尊重毛主席直接領導的老大哥部隊的錯誤言行,並當即宣佈給他以撤職處分。徐海東同志利用這一典型,教育紅二十五軍克服當時普遍存在的驕傲自滿情緒,加強與兄弟部隊的團結。他對大家說,革命隊伍只有團結一致,才有力量,只有時刻記著黨中央,我們的行動才有方向,才能打勝仗。任何違背黨中央、有損於團結的言行都是不能容忍的。
徐海東同志具有堅強的黨性,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工作中任勞任怨,積極負責。從一九三二年底重建紅二十五軍以後,他幾次由任軍長到任副軍長,又由副軍長改任軍長。擔任軍團長後,又去擔任八路軍的旅長。他能上能下,能官能民,不計較個人的名譽和地位,勤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