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傳中將馬超造反提前。從蜀書和一些野史來判斷馬超,應該是個忠孝兩全的人,不可能在全家都在許昌的時候造反。無論怎麼說,陳壽是魏國官員,在某些方面還是要偏向太祖的。
馬騰也應該是忠於大漢的,馬騰字壽成,原是西漢時代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三國志沒有說,很多其他資料都很能證明,實際上在東漢,沒有很好的名位是很難做官或者鎮守一方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正確的),馬援傳到馬肅時,馬肅和姜女結婚,生下了兒子馬騰。
馬騰心中肯定是有西涼百姓的,他雖有幾次造反,不過可以查出來,大多是為了百姓的口糧問題,當時的涼州確實被漢朝官員鎮壓和欺負的太狠了點。)
魏延大喜,道:“可待荀大人來了之後,你我上報此事,殿下喜歡俊傑,必定欣喜!”
待荀攸來到天水,得知此事大喜道:“我當向楚王上奏此事,該封馬家世代忠義四字,以表馬家為我大漢所作功績!”
第四卷 三年擴張 第十一章 會見閻行
馬騰不是呆子,他早看出楚王有意要奪江山,何況本來這江山本就該是他的,按照現在這個態勢走下去,他就不願取少帝而代之,屬下魏延、荀攸等大將重臣也肯定不樂意。值此良機送子效力,一可讓楚王知道自己衷心,不能在糧草上折扣自己,二是這個“永鎮西涼”四個字不是那麼好拿的,只有自己馬家功勞真的達到一定程度,才能真正得到“永鎮西涼”的封賞,對於自己四個兒子,他還是很有信心的,心中暗笑,楚王啊,待我四個兒子為你打下大半江山,你若是想不封也沒有其他辦法啊。
荀攸看了看馬超、龐德、馬鐵,想了片刻,他知道若要封侯還需要楚王親封,自己雖然可以代楚王行事,但尺度還得拿捏準確,對馬騰道:“我雖可代楚王行事,但畢竟是下臣,馬將軍之功該封侯,我就不能擅自作主,先任馬將軍為徵西將軍,任馬超為驃翼中郎將,領楚王直屬禁衛軍驃翼營;任龐德為旋翼中郎將,領楚王直屬禁衛軍風翼營;任馬鐵為風翼營中郎將,領直屬楚王直屬禁衛軍驃翼營,不過這三營是我根據楚王欲擴編禁衛軍翼軍到八營的意思臨時擴編的,人馬都要從涼州調選,裝備、錢糧都是楚王府直接供給,禁衛軍只受楚王調動,其次就是我這種楚王幕僚臺的參事在外地的,可以臨時代王命進行調動。”
馬騰四人大喜,尤其是馬騰,本來以為可以抓個鎮西將軍,結果額外搞了個侯,心中真是可以用欣喜若狂來形容。
魏延已經帶人收編楚韓遂的人馬,有程銀、張橫、成宜、楊秋四人在,收編的工作進展的非常順利,六萬人馬中有三萬是精兵,其餘皆是臨時徵召的涼州百姓。
由於人馬過多,就問荀攸該怎麼辦,荀攸看那三萬百姓中多是青年,道:“都收下來,好生訓練,隴西無兵,可讓他們安置在隴西好生訓練。”
魏延神色有些擔憂,道:“按照楚王的命令,各軍所轄人馬不得超過五萬,老實說我鎮西軍現在過了五萬了,還好過的不多,大概也就是多了兩千人,我正在進行調整,放出一點差的到這六萬人裡。”
荀攸笑道:“將在外嗎,多了一萬是要治罪的,沒有到一萬都沒有關係,楚王這麼說是希望你們練精兵出來,魏將軍,以你看是十萬這種臨時徵召的百姓強,還是你練了三年的鎮西軍強?”
魏延笑道:“我的鎮西軍不過兩萬騎兵,就是這兩萬騎兵都可對付韓遂這六萬人馬。若是這種臨時徵召的百姓,百萬也可切如腐木!”
荀攸笑道:“那將軍看來,兩萬精兵所耗糧草多還是這百萬腐木耗的糧草多!”
魏延大笑道:“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了,養蓄精兵,省錢節糧,戰力卻反而很高,如今我看天下那些將領都是臨時招募百姓和鄉勇作戰,以我楚軍如此精良裝備和多年老兵相抗衡,十戰九敗!”
荀攸點了點頭道:“我觀史上所有以少勝多的戰列,無不以精兵對雜兵,雖有將領謀略的原因,但精兵強過雜兵才是關鍵,利用雜兵心態不穩給與痛擊!”
魏延若有所悟,道:“多謝公達提醒,不過牛輔的部隊是殿下知道的,可這韓遂的降兵該怎麼處理!”
荀攸道:“我既然在外代大王行事,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以我的意思,直接封個定西軍,這個將軍定西將軍確是個問題,非常時期非常辦法,我暫代定西軍司馬控制局面,由呂布將軍隨我一起駐守隴西,發展牧場。將軍帶人馬駐紮天水、散關、斜谷關,最重要的還是五丈原。”
魏延道:“楚王的意思不是不需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