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1/4 頁)
盛樂設為驪州治所,驪州採用四公十四侯的封公制,南驪公代大漢皇帝統轄八侯,另留鮮卑公、烏侯公、榮羌公,此三公各代大漢皇帝統轄三侯。
南驪十八部落暫免三年錢稅,三年後,每年收十五之一個人財稅,將農牧稅對等徵收,在部落中設家族制,以男為本設戶制。由於各族遊牧沒有宗族之念,對祖宗記載也沒有形成文字,多靠口述相傳,劉協讓皇甫驪尊炎帝為祖,與漢民一同敬龍為上。
同時昭告天下,漢、南驪、羌、鮮卑、烏恆、南山、越、韓和交州南部泰州的泰八大族同尊炎黃為祖,八族同歸方為炎黃大族,改稱漢字為華文,改稱漢語為華語,改稱漢禮節為華夏禮儀,黃帝創華文,天下後裔當以華文為本。
昭告下發之後,朝野大震,南方震驚的是皇甫家一族兩公,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大漢第一家族;北方震驚的是雄踞漠北的南驪族居然是南漢養起來的,諸葛亮是一陣頭昏,當場暈厥過去。
趙雲和皇甫驪得到昭告後,立刻起兵向呼倫湖進發,而南驪部族則暫時留在貝爾湖。
二十萬精兵和四十餘萬的草原壯丁組成遊牧兵向呼倫湖進發的訊息一傳,柯比能等北方鮮卑部族皆是大驚失色,現在柯比能帶去三十萬精銳還在幷州未歸,留在呼倫湖流域的兩百萬牧民中,臨時調集起六十萬遊牧兵。
趙雲到了呼倫湖,立刻遣派使者前去說服他們的長老,告訴他們柯比能等人已經葬身幷州,根本不可能回來。
北鮮卑的諸族長老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扶羅韓子洩歸泥和厥機子沙末汗臨時被長老們加封為大王,兩人誓死一站,有苻雙、慕容氏、宇文氏、段氏等部族不願歸降,也不願戰,乃各自領部族向東而逃,形成了東鮮卑派系。
北鮮卑中僅次於扶羅韓幾族的賀蘭部暗中聯合力微部,乃偷偷南下,向趙雲表示願意歸降。
皇甫驪得到劉協的許可,可以在漠北民族問題上,代他封侯,各封兩部族長為昌吉侯、昌順侯,並將兩部落分化開,分成六旗。
皇甫驪採用三路圍突的策略,和趙雲、彌加三路包夾,將洩歸泥和沙末汗部包圍在呼倫湖,洩歸泥和沙末汗在連連折損數萬人後,被迫歸附,皇甫驪考慮他們父親還在,且兩人年紀太幼小,並沒有封侯,告訴長老們要看他們父親如何選擇,長老便書函交付皇甫驪,希望能交到扶羅韓和厥機手中,勸他們歸順天朝。
到此為止,除了幷州內的三十萬東胡騎兵外,北方鮮卑和烏侯這個東胡遊牧民族的問題基本解決,由於鮮卑人口過多,即使皇甫驪利用南驪族交融也不能完全吸納,在歸順的幾個北方鮮卑大部族有人口兩百餘萬。
趙雲和皇甫驪為安全起見,聯名保舉彌加為鮮卑公,劉協思考良久,雖然彌加的部族是一個小族,但從忠心的方面來考慮,彌加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遂賜皇甫康的次女皇甫蓉遠嫁彌加,然後封彌加為鮮卑公,將素利餘部和以往歸附北方鮮卑的數十個小部族全部遷到彌加部族中,囑咐皇甫驪和孟建,要多支援彌加,讓他安然渡過最初的十年就穩定了。
彌加得知自己再趙雲和皇甫驪的保舉下將升為鮮卑公,星夜前往趙雲營帳道謝,趙雲和皇甫驪正好都在,兩人哈哈大笑。
趙雲對彌加道:“我們知道你一直忠心皇上,自然要保舉你,此非用人唯親,鮮卑問題處理不好,漠北就無法安定,所以你日後的責任也很重,但你也不用擔心,皇上已經下令讓南驪公扶持你了!”
彌加復拜謝皇甫驪,皇甫驪笑道:“起來吧,皇上與你我都有厚恩,我等當事事以聖上為首,實現漢化並非易事,難保各部落不反對,這個時候就要用武力來解決,你要小心處理啊!”
彌加昂然道:“凡不服皇上之命的,我立刻領兵滅了他!”
趙雲和皇甫驪相互對視一眼,皆擊掌笑道:“彌加如此忠心,我等皆為看錯啊!”
彌加哈哈笑道:“彌加這輩子最幸運的就是決定投效皇上,追隨趙將軍東征西戰,我這輩子能遇到南驪公和後將軍兩位英雄,能夠效力皇上,今生也沒有可以遺憾的事情了!”
趙雲讓他坐下來,待他坐下之後,趙雲道:“皇上封你為鮮卑公,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鮮卑如今實力太大,確實需要嚴格控制,此外,四公一旦完全分下來,諸公都有非常的任務,而你的事情就是在穩定鮮卑部族之後,向北方月牙湖、弱水(黑龍江)上游拓展,這些都是大漢的疆域,世代鮮卑公的責任就是守護這裡!”
皇甫驪點了點頭,道:“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