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此輕,似乎身體連我這個半老之人還不如,聖上正是體諒將軍總是不停生病,才讓將軍轉回文職!”
司馬懿暗自生疑,問道:“難道皇上只說這句話嗎?”以他對劉協的瞭解,像劉協這樣愛才的君上,不可能輕易棄用自己。
伊籍笑道:“實際上聖上讓我給你代一句話,司馬仲達雖然有才,但大漢奇才無數,非只你一人!”
復又道:“仲達啊,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忠孝之心。本來你的前途可謂一片光明,現在的瀛洲不過一片荒蕪之島,雖有當地土著百萬,但充其量都是一些小部落,和鮮卑那樣大部落群居完全不能比,從聖上將徵南大將軍的印綬託付給你,以你的能力現在應該能將整個瀛州平定下來,按照皇上的預想,你定下瀛洲之後,就將調往南方平定泰州、安州,和元直同列平定三州之地的大帥,將以山之名封為公爵,此後再交出兵權,退居接管戲志才的襄陽軍院祭酒之職,這樣一來,你本該一生榮耀,可實際情況卻是趙雲一年便定鮮卑,你卻一心想得到更多,在聖上不容許之後,你就在淮安拖延,使聖上不能按計劃實現對三韓南北包圍,被迫拖延三韓的平定事宜。你啊,成在有才,敗在期望過多啊!”
“仲達啊,我和你說句良心話,難道我伊籍就只有做說客這點才能嗎,可聖上既然如此安排,我就該盡力去完成,只有順著聖上的意思走下去,聖上才會給我更多的空間,想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如今大漢的人才相較歷朝都為多,不可能人人盡其才能,只能擇其最長處發揮。大漢亦不可能完全依靠某個人的才能,也不需要完全依靠某個人的才能,該退位就退下來,退到幕後做些文教之事,給年輕人機會。”
司馬懿略有不平,道:“可我還年輕啊!”
伊籍指著他的心臟處,怒道:“你不問問你自己的良心,什麼時候你把將聖上放在心裡啦,你只知道自己的榮華,聖上給你如此良機,你卻不珍視,如今之勢,你能責怪誰啊!當年空明到底怎麼調教你的,還是在你司馬家族中,一直強調家族利益勝過大漢皇帝的利益啊?”
伊籍越說越氣,怒喝他道:“你簡直就是胡鬧,你今天鬧到這個地步,連你的恩師都不敢為你辯護,教出你這樣的弟子,空明一世英明盡毀啊!”
司馬懿慌道:“懿知道錯了,但請伊先生看在家師薄面上,教我一策!”
伊籍微微點頭道:“這次我來之前,胡昭也找過我,為你求情啊,他是不敢和皇上求情,可皇甫公和荀彧那裡,他可沒有少跑,你啊,要明白你恩師的辛苦!”
司馬懿連連頓首道:“學生自然清楚恩師對我之情!”
伊籍道:“回襄陽吧,先和聖上認錯,再去拜見你的恩師。聖上素來寬宏大量,你不要驚慌,至於你以後的仕途雖然可能受到影響,但具體有多大的影響可能就看你在穎川學府的表現了,聖上現在對你是又愛又恨,你自己清楚其中的差別,不要再以為這是以前的大漢了,朝廷以後不需要你完全發揮自己才能,甚至可以說是不允許,這不是針對你一個人,聖上在幕僚院曾經說過,一個穩定的朝廷不可能依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才能,而是依靠上萬人的才能。如今的大漢,想要把文職武權皆控在手中,其罪等同造反,你自己考慮清楚,聖上不是不允許你發揮才能,而是為了朝廷的穩定和平衡,只能讓你發揮你最擅長的一面,以後萬事首先要把握這個尺度,不要再自持手握兵權,就敢假裝病況威脅聖上,幾年匆匆而過,亂世已經結束了,大漢也安定下來,你不要還以為自己活在亂世中!”
司馬懿沉思良久,心中有些明白,如果不是皇上事先同意,伊籍不可能因為恩師求情而說這些話,料想是皇上交待的,看來皇上還願意用自己,暗中長舒口氣,道:“懿已然清楚了,謹記伊先生教誨,終生不敢相望!”
伊籍默默一笑,扶其肩膀道:“再過五年之後啊,我可能也要退下來,你看看張昭和戲志才不是都已經退下來了嗎,他們之前的皇甫公和丁原難道說他們沒有用了嗎,還是蔣琬他們才能勝過他們,都不是啊,聖上是有心保持一個平穩的朝廷,一個平穩的朝廷就不可能依靠某個人的能力在運作,就必須有正常的更新迭換。還有一個問題,仲達要明白無論你多麼衷心皇上,但家大國小,就肯定是造反,這已經無需論證,無數前例在史籍上。所以,越是大族子弟越應該懂得放棄家族利益,守護大漢利益和聖上的利益,這才是一個家族長久留存之道。”
伊籍說完這些,便轉身高辭,司馬懿送了十里之路,伊籍對他搖手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