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頁)
。
直接讓張機開了一份治理瘋癲的藥方讓人送給諸葛亮,還送了幾包藥材,這下氣的諸葛亮無語。
荀攸自洛陽撤回後,直接返回了襄陽,自從去了涼州之後,他已經十餘年未回襄陽了,此次回襄陽也受到劉協親自出城相迎,使其大感皇恩浩蕩。
劉協特意在御府設宴為他接風洗塵,次日封荀攸為西寧公,領其參觀新建成的地理博覽館,和他細細商量平定西域的策略,告訴荀攸平定西域後,一定要將烏孫國的赤谷城(今吉爾吉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城,也可以說是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這就是蘇聯和吉爾吉斯坦曾經和我們爭執李白是蘇聯或者吉爾吉斯坦人的原因,毛了,不給他們了)改稱西金城,做為大漢商軍的立足地。
荀攸仔細看了看西域沙盤模擬地形圖,指著烏孫道:“從西域的地形上來看,西域中地理情況最合適的地方就是烏孫,這裡南有天山山脈,境內有伊犁河和楚河,還有十餘個小湖泊,恐怕大漢要想真正永遠控制西域,必須在此地立足,而不是西寧郡,西寧郡的位置雖然靠中,但西寧河(今塔里木河)時斷時續,蒲昌湖也不時移動,並不是大量囤積兵力的好地方。”
劉協頷首道:“西域這個州啊,從地形上來看,三面皆為高山,中間為天山山脈分割成兩個盆地,在天山下還有焉耆盆地(今吐魯番盆地),也可以說西域的百姓聚集在這三個盆地內生活,但條件最好的首先是焉耆盆地,但面積也最小;其次是烏孫盆地(今準噶爾盆地),最後才是鄯善、于闐和西寧諸郡所在的這個西寧大盆地(今塔里木盆地)。西域各郡百姓都集中在盆地邊緣生活,主要原因是盆地邊緣高山多為雪山,能夠為周邊提供水源,當水流到了盆地中央區域,這些水流就慢慢消失,西寧郡如果不是西寧河水流較多,能夠到達蒲昌湖,西寧郡也是個不毛之地。”
“西寧郡是從西域督護府的基礎上建立的,實際上,在朕看來,西寧郡是必須留在此地,因為朕有個造福西域兩千年的水利工程要以此地為重心。而且西寧郡正好是南北西域貿易通道的分界點,在這裡設西寧郡還是有必要。至於西金城雖然屬於烏孫郡地界,但還是歸屬西域治略臺直管,包括在焉耆盆地新建設的烏金城(烏魯木齊)都將做為大漢朝廷直屬管理的城市,不歸他們西域諸公管轄,而中央朝廷對西域的具體管理也體現在西金、烏金和西寧三城的管理上。”
荀攸指著安息帝國的疆域問道:“安息國的問題該怎麼處理,聖上是要平定下來嗎?尤其其中還包含了大宛國,這裡天馬寶地啊!”
劉協皺了皺眉頭,道:“在大宛國的問題上,由於安息帝國的存在,暫時不用出兵,首先確保通商貿易的平穩,但可以慢慢推進,向安息帝國無法掌控的東北部拓展。實際上這裡離大漢中央之地太遠了,即使攻佔下來,朕也沒有辦法永久控制,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別人帶朕和大漢中央朝廷管轄。公達,你認為什麼人能夠代朕和大漢中央朝廷管轄這片平原土地?”
荀攸笑道:“自然是聖上未接任皇位的皇子啊!”
劉協拍其肩,笑道:“還是老臣瞭解朕的心思啊,不錯,朕打算讓一位能征善戰的皇子去管轄這片土地,日後調教這個皇子的責任就要落到公達身上了,公達要有準備啊!”
荀攸笑道:“好啊,能當皇子太傅那是臣莫大的榮幸,臣決不讓聖上失望!”
劉協沉默良久,語重心長的說道:“公達啊,你要知道西域這個州離大漢首都太遠,朕是鞭長莫及啊,所以只能讓你去,這麼多年來,朕讓你擔任前大將軍,又保留幕僚參事之職,正是為了今天,你去西域之後,可以代朕行事,但在你之後,朕也不可能像信任你這樣信任別人,所以你很可能自此之後終生都要留在西域,為朕做三件非常重要,也需要時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你願不願意,由於事關你一生,朕也不能貿然決定,你若不願意,朕在另做一個安排!”
荀攸當聽到“終生”兩個字時猛然間一震,靜默良久,拜伏於地道:“聖上信任臣至斯,臣無以為報,但將生死付之,若臣能活三百年,便為聖上鎮守三百年西域之地!”
劉協聽到他這話,心中也是感慨萬千,雙手扶起他道:“你能答應朕,朕也是非常高興啊,你去了西域之後,第一件事情是穩定西域,將八州之地平定下來,建設西金、烏金和西寧三城,而你西域平定之後,則將長期坐鎮西金城;西金城附近就是伊犁河和伊犁草原,這裡是朕心目中最渴望的兩片牧馬聖地,但是目前河曲馬沒有必要在那裡牧養,你要在伊犁牧場先養最純種的大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