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4/4 頁)
,待眾將退下之後,徐庶走到劉協身邊,問:“殿下在想什麼?”
劉協看了看徐庶,長嘆一聲:“周瑜是把雙刃劍,雖然舉世無雙,銳利無比,但不可常用,否則傷敵傷己啊!”
徐庶笑了笑,指著帳外那些士兵道:“周瑜之銳,可滅敵三十萬,不損自身一卒,殿下大可重用,只是日後記得小心藏匿這把銳器,以殿下的智慧,當可收發自如才是,既然如此,何須擔心。”
劉協站起身,對身邊的陳群說:“南族的安撫工作就讓你來處理了!”頓了頓,複道:“看來我錯了,我本以為南北大站需要我親自上陣,如今看來,有徐學兄和這個周瑜學兄,我可安心做在襄陽治理國事,為兩位送上足夠精銳的部隊和充沛的補給。”
徐庶道:“殿下,恕臣直言,為帝者可親征亦可重於朝政,以殿下才能本來可以兩面皆顧,可殿下屢屢開新政,銳利革新,雖然我等大力支援,但很多地方只有殿下親自主持才可見效。如今殿下《襄陽治略》成效非凡,但《楚王治略》變動更大,又有交、益、涼、揚四州,其實《襄陽治略》只適合在荊州實施,若要在其他四州見效,非殿下親歷為之。此外,觀三年會戰除曹操,殿下身在襄陽,往往幾份紫玉簡就可以殺敵百萬。所以,以臣之見,殿下的才能在於運籌帷幄、統調三軍,治理商工更勝於領軍上陣,只須殿下親任大將軍一職,選兩名帥才擔任左右將軍為殿下征戰即可。”
劉協看了看他,眼中流露些許不滿,隨即問道:“何人可為左、右將軍?”
徐庶笑道:“我與周瑜可任之,我二人之後,呂蒙、荀攸可任之,在他二人之後,魯肅、張遼、魏延皆可任之。”
劉協沉默了片刻道:“我知道了,實際上舍你二人還能有誰啊,呂蒙、魯肅我不知道,但若是右荀攸、張遼、魏延三人擔任左右將軍,則天下難定。回襄陽後,我就下詔封你為右將軍,周瑜為左將軍,荀攸為前將軍,準備南攻,我在襄陽為你們運籌統調。”
徐庶道:“十年,只用十年,臣就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