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頁)
恩而相投,此非忠義之為,故心中忐忑不安!”
劉協讓他們坐下來,乃道:“文和此言差矣,劉備雖多有仁義之舉,然其軟禁朕之皇兄,挾天子以令天下,此乃謀逆之倍,文和棄之方為忠孝之舉,何故不安。”
復又道:“文和之才不遜朕帳下文臣,實為當世之奇才,不知文和自己願意在南方任何職?”
賈詡道:“一介降臣爾,何敢有所求,但憑陛下指任,必盡力而為之!”
劉協滿意的笑了笑,微微頷首,道:“統帥府參謀院總祭戲志才如今年老體弱,不再合適如此繁重之職,朕打算安排他到襄陽軍院任祭酒,讓皇甫公也能安享晚年,然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接替人選,文和是否願意為朕挑起這個重擔啊?”
賈詡大喜,恭敬道:“臣謝陛下厚愛,必盡力而為,絕不容有半絲疏漏!”
劉協微微一笑,問道:“如今的統帥府,諸軍設定大多是為了統一南方而設,如果洛陽到手之後,南方便已經大定,那你就先說說對統帥府各軍該如何改動吧!”
賈詡思考片刻,乃道:“如今青、兗兩州還未定,陛下還需謹慎啊!”
劉協毫不在意的笑了笑,郭嘉則道:“先生多慮,曹操亦當世人傑,先生知天下之勢,他豈有不知呢?”
賈詡拍了拍腦門,與劉協道:“臣倒疏漏了這點,然其曾經攻打右將軍之部,令陳宮出逃,其人之心值得懷疑啊!”
劉協道:“其實是徐庶有意放陳宮和張飛走的,若他們不走,北方則完全歸諸葛亮等人所有,曹操這個人很清楚朕對他的堤防,只要他敢加盟北方,朕必然決不給北方任何一絲喘息之機!如今朕有近十五萬的精銳之師壓在遼州,只要朕一聲令下,立刻奪下幽州,到時候諸葛亮便是有翻天之能也無法施展!故曹操只是明言加盟,實則乘機奪下青、兗兩州,如今調周瑜過去,就是要接管兗州,而曹操月底前也會正式前來襄陽受封徵北將軍之職!”
賈詡暗暗奇怪,復問道:“那陛下何不乘機一統天下?”
劉協道:“北方雖弱,可真要揮師過去,其間勞民傷財不說,南北死傷人口更是不計其數,何況朕猛然得了青、兗、雍三州,也要合理消化一段時間!現在貴霜帝國和烏孫兩國對西域騷擾不斷,南方還有不少地方沒有平定下來,朕也要集中精力應付周邊,只要緩上五年左右,便是朕一統北方之機!”
復又道:“朕認為統一南北已經不是難事,難的是全勝,朕想儲存南北的人口,確保南方經濟不受大的影響,百姓也能安居樂業,並不想硬拼,朕這些年統一黃河以南之地,大多沒有硬拼,除了洛陽和長安之外,就連滅袁術也沒有發生大程度損傷實力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南方這些年越打越強,北方越打越弱的原因!”
賈詡點了點頭,乃道:“陛下所思確實有道理,南方這些年確實是越打越強!”
劉協讓人取過地圖,和賈詡細細敘述自己想實現的大漢疆域和對策,待他講述完,賈詡道:“陛下若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將大漢疆域擴張到如此地境,恐怕統一北方不能向洛陽這樣硬拼,否則就算統一了北方,國力空虛,也沒有辦法繼續對外擴充套件,高祖皇帝何等英雄,統一大漢之後也只能歷經三代治理,到了孝武皇帝才有了外徵之力!”
劉協道:“是啊,所以朕也不希望和北方硬拼,要想統一北方,一次北征就想安定是不可能的,若急於統一,就必須年年交戰,直到北方乏力至極,才能一戰而勝之,故朕才打算在黃河停下來,用其他方法使北方逐漸衰弱,然後一戰勝之!”
賈詡道:“臣有一策,名為以北定北,陛下可以讓曹操領兵自遼東向北推進,趙雲的徵北軍則向南平定三韓,如果能安定東夷,加以治理,再以東夷和漠北歸降陛下的外族突破長城南下,以南方的投石車破長城可能有些困難,但如果提前計劃,收攏北方安置在漠北長城的防將,自然可以輕易進入,既可不花費南方之力統一北方,又可削弱北方蠻族的人丁,日後嚴控駕馭更為容易!”
劉協笑道:“文和之策確實不錯!”
復又道:“何止不錯啊,堪稱精妙!那朕安定天下之策,便以封公制為核,以北定北為略!”
數日過後,劉協調戲志才接任皇甫嵩襄陽軍院祭酒之職,戲志才和皇甫嵩皆兼任幕僚院幕僚長史之職,雖無實權,然仍可時常面見劉協。
劉協考慮兩人同時放下手中許可權,心中有所不滿,乃親自宴請兩人,席中與皇甫嵩道:“朕的天下如今人才鼎盛,足矣文治武功大治,亦無必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