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備可能正在計劃南下,殿下也要注意北伐啊!”
劉協微笑,道:“正在安排!”
呂布急忙道:“臣聽說關羽在洛陽,不知道宛城一路可否派臣去!”
劉協道:“我打算讓周瑜擔任左將軍,督南陽之戰!”
呂布道:“為何不讓徐元直去,他才是大將軍之才,連克三州,如今他在楚軍中的威望連皇甫嵩大人都不如,若能對決洛陽,我料定元直勝。”
劉協道:“賈詡這個人用計險辣,元直雖然精細,和他一斗不見得討得好,周瑜之狠辣尤在賈詡之上,正好剋制此人。”
呂布笑道:“原來如此,那臣願意去給周公瑾當回先鋒。”
劉協正色道:“奉先,此事不可,你是我禁衛軍翼軍大帥,豈能給楚軍大帥做先鋒!這個先例不能開,日後江山能否穩固,禁衛軍和楚軍的雙重設定最為重要和關鍵。”
呂布急忙道:“臣不過是建議下,主公放心就是了。”
劉協想了想道:“不過你帶翼軍八營在公瑾和元直之間支援,你記得,禁衛軍只受請不受調,日後天下安定之後,更只受楚王調令。”
呂布點點頭,忽而笑道:“是隻受陛下調令!”
劉協呵呵一笑,道:“我知道你欲和關羽一戰,這個嘛,我會讓公瑾儘量滿足你。”
呂布抱拳,道:“謝謝殿下,臣告退了。”
第六卷 安定益州 第八章 國策二十四章
呂布的人已經離去多時,他的話卻一直在心中鼓舞著,如此武藝不上陣殺敵太可惜了!
是啊,我若不上陣會會天下英雄,平生將留下多少遺憾啊!
劉協心中暗暗決定,我會上陣的,我再次親征就是和你劉備決一死戰之機。
戰爭並沒有很快的到來,雙方的實力都在伯仲之間,誰也不敢輕易的發動最後的決戰,而在兩人之間,還留著一個青州,誰都意識到青州現在的重要性。
劉協有恃無恐,劉備似乎也有備而來,彼此都沒有對青州發動襲擊,都在等待青州向自己投誠。
做為一代梟雄,劉備也清楚和國力還強盛於自己的劉協交手,可能還不容易獲勝,他請來諸葛亮和陳宮兩個都善於謀劃的謀士為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和楊修一樣,陳宮也負責收集劉協的情報,他對劉備說:“楚軍現在最大的威脅就是徐庶和周瑜,此二人一個剛柔並濟,一個心狠手辣,都是當世兵法大師。”
諸葛亮扇了扇羽扇,笑道:“陳大人何必漲他人氣勢,滅自己威風,徐庶或許有所顧忌,帶兵六年,為劉協連攻三州,乃楚軍第一功臣,然功高震主,未必受重用,若是大將軍一職非他,則不可畏,因為劉協比我等更忌憚他啊。至於周瑜,不過一小兒矣,雖曾水淹三十萬南蠻,實則是學當年賈公之策而已,也不足為懼。”
劉備笑道:“孔明所言甚是,只是若要勝之,只怕不易,我想兩位能否與劉協一般制定一個長遠之計,好一步步吞下來,畢竟楚地太大,急切之間難以一戰而勝。”
諸葛亮笑道:“此有何難,當今天下最富之地乃是荊州,若破荊州,則楚王必敗,我觀楚軍軍力雖強,實則分散各地,我軍只需集重兵奪下南陽郡,則彼必慌亂,試問殿下是長安對主公重要,還是荊州南陽對劉協小兒重要?”
劉備笑道:“自然是荊州南陽對他而言更重要,我失長安可退回黃河之北,實力並沒有少多少,而他必須退回長江以來,實力卻之大半。但是南陽如此重要,他豈能不重兵相守?”
諸葛亮笑道:“我知道主公欲設定三路大軍和劉協相抗衡,而實力不如他,如不速勝,則形勢危矣!”
劉備道:“孔明此言差矣,我方國力雖不如他,不過是戰亂原因,若有十年生聚,自然國力再他之上,綜觀古今,南方實力無不在北方之下。”
陳宮嗯了一聲,道:“主公所言甚是!”
諸葛亮大笑,道:“主公既然有意與其鬥國力,那孔明有一樣事物要給主公觀看!”
劉備詫異,問道:“何物要與我看!”
諸葛亮輕輕拍掌,令人送上二十四卷竹簡,道:“亮從朋友之處,曾得《襄陽治略》全套一卷,上面詳細所載確實有很多治國妙術,但亦有瑕疵過多,並不適合天下共用,故特以三年時間寫出這卷《國策二十四章》,若能以《國策二十四章》治理主公所轄之地,我可保十年之後,國力強於南方。”
劉備雖深知其能,仍然忍不住仔細翻看,越看越是驚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