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3/4 頁)
,並未接受過文明洗禮,朕若照這般走法,恐怕要老死在這塊大地上了。”
龐統惶恐,急忙跪下來說道:“陛下正當盛年,何來此言呢?臣等不才,無法為陛下分憂,實在是慚愧之至。”
劉協命他平身,安撫道:“人皆有一死,朕這一生操勞了四十年,本來也想好好歇息幾天,不過天下未定,總不能把事情都推給子孫們,眼看阿非利加也走了一半了,想來一兩年之內便再無可殫精竭慮之事,方才只是戲言,不必放在心上。”
正閒談間,突然軍士急報:“二十四家酋長突起譁變,陸將軍正全力彈壓,望陛下先行退至海上,以保完全!”
第十二卷 華夏天下 第十九章 南非之旅
劉協怒道:“方才還說這幫蠻族不知計謀,現在居然與朕玩開花招了。”挺身而起,便要外出看個究竟。龐統知劉協年歲漸長,不敢疏忽大意,急令衛兵緊隨其後。
原來卻是一場虛驚。劉協曾暫定不見這些來降的酋長,只讓陸祺出面將他們訓斥一頓。結果通譯狐假虎威,一通聲色俱厲,數名酋長一見形勢不對,以為大漢要將他們斬草除根,惶恐之下急令隨從召集隨行各部族人譁變。陸祺戎馬多年,自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並不把這些小小力量放在眼裡。
劉協率眾尚未出行宮,軍士又報:“前方騷亂已經平息,陸將軍與羊祜通譯請陛下不必擔心,移駕回宮便是。”劉協哼了一聲:“讓他二人處理完手中事務,速速來見我。”軍士遵命下去了。
不多時二人上殿來見劉協。原來各族酋長誤會陸祺的意思後向族人求援,以期將己方數十人搶救出去,而陸祺則令部下嚴陣以待。在此一觸即發之時,恰逢羊祜外出公幹歸來,見了這番陣勢自然是大吃一驚,向蠻族打聽清楚,明白這乃是誤會,於是在城下向陸祺講訴明白。
陸祺一聽之下立刻想出對策,將那名胡亂翻譯的通譯拉來城頭亂棒打個半死,這才由羊祜向起事的各個部落解釋清楚,說大漢對他們本來並沒有惡意,又讓數名酋長站上城頭以示安好。他數月來遊歷各個部族,早已名聲在外,此時倒是輕易化解了一場混戰。
劉協心中略喜,知道羊祜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此時心中已經下定決心,將來定要培養他主持阿非利加事務。至於陸祺,打仗的確是把好手,只有有時候做事太粗,讓人放心不下。不過輔佐羊祜應該還是足夠的。
不日後大漢商船陸續抵達金瀾門港,帶來了大批的農資產品和相當數量的奢侈品,這些東西,足以改變黃金海岸各部的生產水平和生活習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協對非洲的防範心理要遠遠弱於歐羅巴洲,畢竟此處民風淳樸,而生產生活全盤照搬大漢,只要就這麼發展個幾十年,縱使當地土著謀求自立,也定是擺脫不了大漢的影響。
當一切都開始按照劉協的規劃順利進行中。劉協也就決定離開此地繼續南行。臨行前他將羅洛尼尼和烏拉布尼傳至行宮中,將二人又訓導一番,令其要勤於政務,不要以勢壓人,挑起各族之間的不合。如此三年若二人都能達到劉協的考核標準,到時候此二人都可以得到大漢的正式任命,成為這片土地上真正地主人。
此後劉協便開始了南行之路。經過中央太學府阿非利加地理學院的數度勘察考證,最終他們認定大漢在南非的經濟發展,應該推行葡萄和西域一些特有植物。因為兩者無論在地理特徵還是氣候上都非常接近,主體呈現土地沙土化,不夠肥沃,不適合大面積推廣稻麥,但可以種植棉花和普通、劍麻(硬纖維,和亞麻不同。用作纜繩、帆布、牧氈),這裡是非洲大陸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棉花和葡萄種植天然良地。
至於現在,當地土著雖然已經遠離了刀耕火種的生活,可農業並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至於商業更是一無是處。劉協感覺自己就像是個騎馬圈地的大地主,走到哪裡,拿根標杆往地上一插,說一句:“這塊地是我的啦!”然後一切搞定。
當然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赤裸裸的掠奪,不可能帶來最大的收益,掌控一個超級大國和指揮一支無惡不作的殖民衛隊,那是兩碼事。當劉協剛剛入住南非行宮,數百名技師便一刻也不歇息,或出去採集土壤清樣,或研究當地牲畜結構狀況和農產品概況,三五日內他們便要向劉協遞交一份更詳細的資源分析和發展可行性報告。
至於管理,劉協仍舊沿用在黃金海岸地一整套解決方案,以夷制夷的辦法,永遠是成本最低的。很簡單,大漢無論是訓練一個合格的軍士,還是培養一名具有一定水準的技師,都是要付出很大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