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當對方求上門來時,如果你真的能力有限,就坦率地說你辦不到,並向朋友解釋清楚你有什麼困難,即使答應了也做不到。或者是明說這種要求有什麼不合理,同時告訴對方,你之所以坦誠相告,是因為你珍惜彼此的友誼,不想破壞它。你拒絕的語言力求簡潔,不必多加評論,不要皺眉或顯出不耐煩的樣子。
另一種辦法是如果事先知道對方要來,先想好怎麼說,免得到時語無倫次。萬一朋友翻臉,也不要激動,既然是朋友,就不要跟他計較。
當然,如果能夠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告訴別人你的心意,那就太好了。義大利音樂家羅西尼生於1792年2月29日,因為每四年才有一個閏年,所以等他過第18個生日時,他已72歲。在過生日的前一天,一些朋友來告訴他,他們集了兩萬法郎,要為他立一座紀念碑。他聽了以後說:“浪費錢財!這筆錢給我,我自己站在那裡好了!”
羅西尼本不同意朋友們的做法,但他沒有正面回絕,而是提出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給我這筆錢,我自己站在那裡好了!”含蓄地指出朋友的做法太奢侈,點明其不合理性。
厚中帶黑的辦事法
社會大舞臺,處世辦事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出現問題就要去想辦法解決問題。處世辦事是一道難解的方程,解題的方法千差萬別,只要我們掌握“厚”的基本原則,即厚情求人、厚臉央人、厚禮說人,同時參考“黑”的原則,即無心幫者不求,能辦的一定要辦,辦事的原則一定要堅持。有了此二者,則無事不可辦。
糊塗中屈,糊塗中伸
有的人外表似乎固執自守而內心卻世事通達,才高八斗;有的人外表道貌岸然而內心卻空虛惶恐底氣不足。
人生是個萬花筒,在變幻之中要用足夠的聰明智慧來權衡利弊,以防莫測變化。但是,人有時候不如以靜觀動,守拙若愚。這種處世的藝術其實比聰明還要勝出一籌。聰明是天賦的智慧,糊塗是聰明的表現,人貴在能集聰與愚於一身,需聰明時便聰明,該糊塗處且糊塗,隨機應變。
老子大概是把糊塗處世藝術上升至理論高度的第一人。他自稱“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而作為老子哲學核心範疇的“道”,更是那種“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似糊塗又非糊塗、似聰明又非聰明的境界。人依於道而行,將會“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即大智若愚。中國人向來對“智”與“愚”持辯證的觀點,《列子·湯問》裡愚公與智叟的故事,就是我們理解智愚的範本。莊子說:“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愚和惑,就不算是真愚真惑。
是愚是惑,各人心裡明白就寬慰了。
孔子說:“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甯武子即寧俞,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他輔佐衛文公時天下太平、政治清明。但到了衛文公的兒子衛成公執政後,國家內亂,衛成公出奔陳國。寧俞則留在國內,一面仍是為國盡忠,表面上卻是一副糊里糊塗的樣子,這是明哲保身的處世方法。因為身為國家重臣,不會保身怎能治國?後來周天子出面,請諸侯霸主晉文公率師入衛,誅殺佞臣,重立衛成公,寧俞依然身居大夫之位。這是孔子對“愚”欣賞的典故,他很敬佩寧俞“邦無道則愚”的處世方法,認為一般人可以像寧俞那麼聰明,但很難像寧俞那樣糊塗。在古代上層社會的政治傾軋中,糊塗是官場權力雜耍的基本功。僅以三國時期為例,就有兩場充滿睿智精彩的表演,一是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時,劉備佯裝糊塗得以脫身;二是曹、馬爭權時司馬懿佯病巧裝糊塗反殺曹爽。後人總語云:“惺惺常不足,濛濛作公卿。”蘇東坡聰明過人,卻仕途坎坷,曾賦詩慨嘆:“人人都說聰明好,我被聰明誤一生。但願生兒愚且蠢,無災無難到公卿。”為官可以愚,但為政須清明,不可混淆。
“難得糊塗”是糊塗學集大成者鄭板橋先生的至理名言,他寫道:“聰明難,糊塗亦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做人過於聰明,無非想佔點兒小便宜;遇事裝糊塗,只不過吃點兒小虧。但“吃虧是福不是禍”,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饒人不是痴,過後得便宜”,歪打正著,“吃小虧佔大便宜”。有些人只想處處佔便宜,不肯吃一點兒虧,總是斤斤計較,到後來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鄭板橋說過:“試看世間會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別人一點兒,真是算儘自家耳!”在我看來,世上最可悲憫的人,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