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3/4 頁)
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餘如故。裕又領平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增督南秦州,尋督中外諸軍事。
裕志傾僭晉,若不外立功名,恐人望不許,乃西伐姚泓。自領徵西將軍、司豫二州刺史,尋領北雍州刺史,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增班劍為四十人。子義符為中軍將軍,監太尉留府事,給鼓吹一部。右僕射劉穆之為左僕射,領軍、中軍二府軍司,入居東府,總攝內外。穆之謂龍驤將軍王鎮惡曰:“公今委卿以關中,卿其勉之。”鎮惡曰:“吾今不克咸陽,誓不濟江,而公九錫不至者,亦卿之責矣。”裕率眾軍至彭城,加鎮北將軍、徐州刺史。遣中兵參軍沈林子自汴入河,冠軍檀道濟與王鎮惡步出淮肥,裕將王仲德泛濟入河。德宗封裕十郡為宋公,加相國、九錫,僭擬魏晉故事。王鎮惡進至宜陽,獨取潼關,沈林子自襄邑屯於陝城,姚泓諸將不能抗。始裕入河西上,太宗遣將軍娥清、長孫嵩等屯於河畔。裕遣朱超石、劉榮祖等渡河,長孫道生破之,擒斬其將楊豐等。裕遣將軍王仲德、趙倫之率沈田子等入伍關,屯軍青泥。深林子由秦嶺會田子於堯柳城。姚泓率眾數萬,不戰而還。裕至關頭。鎮惡至渭橋,破泓軍於橫門。裕至長安,執姚泓以歸,斬於建業市。裕以其子義真為雍州刺史,鎮咸陽。進裕為宋王,增十郡,置百官,一擬舊制。裕還彭城。
赭連屈丐掠渭陽,義真遣沈田子率軍討之。田子退軍陘上,鎮惡往就田子議之,田子斬鎮惡於幕下,又殺其兄弟群從七人。田子馳還,雲“鎮惡有異志”,義真長史王修執而斬之。義真與左右多為不法,王修每裁割之,左右鹹怨,白義真曰:“王修以關中阻險,兵食又足,欲謀反叛,宜早圖之。”義真遂遣左右殺修。裕聞之,以朱齡石為雍州刺史。義真發自長安,將走江東,諸將競收財貨,次於灞上。赫連昌率眾追之,既至清泥,義真大敗,蒯恩與安西司馬毛修之並被擒獲,參軍段橫,名犯高祖廟諱,單馬負義真走歸。朱齡石亦棄長安,奔就龍驤將軍王敬先於曹公故壘,既而城陷,被執見殺。
德宗死,裕立德宗弟德文,裕又自增十郡。裕遣司馬傅亮赴建業,令徵己入輔。德文禪其位,遂自號為宋,改年為永初,時泰常五年也。裕既僭立,頻請和通,太宗許之。六年,裕遣其中軍將軍沈範、索季孫等朝貢。七年五月裕死。
子義符僭立。太守以其禮敬不足,遣山陽公奚斤等率步騎二萬於滑臺渡河南討。義符司州刺史毛德祖遣司馬翟廣領步騎三千來拒。司空奚斤以千餘騎徇陳留,太守嚴稜率眾降。仍攻滑臺,其郡太守王景度奔走,斬其司馬陽瓚。德祖又遣其將竇應明攻輜重於石濟。奚斤於土樓大破廣等,乘勝徑至虎牢。義符遣其將杜垣等與徐州刺史王仲德次湖陸。太宗詔安平公叔孫建等軍於泗瀆口,義符兗州刺史徐琰委尹卯城奔退,於是泰山諸郡悉棄戍而走。太宗詔蒼梧子公孫表等復攻虎牢,義符遣將檀道濟率師赴救。八年,義符改年為景平。奚斤進攻金墉,義符河南太守王涓之出奔。太宗南巡至鄴。奚斤自金墉還圍虎牢。太宗又詔安平公叔孫建等東擊青州,其刺史竺夔守東陽城,濟南太守垣苗自梁鄒奔夔。奚斤分軍攻潁川,太守李元德奔還項城。斤又遣騎破高平郡所統五縣,略居人二千餘家。叔孫以時暑班師。檀道濟、王仲德向青州,遂不敢進。太宗至虎牢,因幸洛陽,乃北渡河。斤克虎牢,擒德祖及其滎陽太守翟廣、廣武將軍竇霸等,義符豫州刺史劉粹屯項城,不敢進。斤遣步騎至許昌,潁川太守索元德奔項城,遂圍汝陽,太守王公度突圍而出,仍破邵陵,掠萬餘口而還。
始光初,義符司空徐羨之、尚書令傅亮、領軍謝晦等專其朝政,收其廬陵王義真,徙於新安郡,殺之。義符昏暴失德,羨之等勒兵入殿,時義符在華林舟中,兵士競進,殺其侍者,扶義符出東闔,廢為營陽王。遂徙於吳郡,於金昌亭殺之。
亮等立義符弟荊州刺史義隆,號年元嘉。遣使趙道生朝貢。二年,徐羨之、傅亮等歸政於義隆,不許。三年,義隆信其侍中王華之言,誅羨之、傅亮,遣其將檀道濟等討荊州刺史謝晦。晦率眾東下,謀廢義隆,以討王華為辭,破義隆將到彥之。及聞道濟將至,晦眾崩散。晦走江陵,乃攜其弟遁等北走,至安陸延頭,為戍主光順之所執,斬於建業。八月,義隆使其殿中將軍吉恆朝貢。神�二年,又遣殿中將軍孫橫之朝貢。三年,又遣殿中將軍田奇朝貢。
尋遣其右將軍到彥之、安北將軍王仲德、兗州刺史竺靈秀舟師入河,驍騎將軍段橫寇虎牢;又遣其豫州刺史劉德武、後將軍、長沙王義欣至彭城為後繼。到彥之寇礎�x,分軍向虎牢及洛陽。世祖詔河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