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頁)
事、南
面林牙。十六年,出為懷化軍節度使,俄召為御史大夫。二十三年,因大冊,加
天平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徙中京路按問使,卒。
和尚雅有美行,數以財恤親友,人皆愛重。然嗜酒不事事,以故不獲柄用。
或以為言,答曰:“吾非不知,顧人生如風燈石火,不飲將何為?”晚年沈湎尤
甚,人稱為“酒仙”雲。
論曰:庶成定法令,治民者不容高下其手。庶箴雖嘗表請廣姓氏,以秩典禮,
其隨勢俯仰,則有愧於其子蒲魯矣。楊皙為上寵遇,迭封王爵,而功業不少概見。
然得愛民治國之要,其楊佶哉!
卷九十 列傳第二十
○蕭阿剌 耶律義先(信先) 蕭陶隗 蕭塔剌葛 耶律敵祿
蕭阿剌,字阿里懶,北院樞密使孝穆之子也。幼養宮中,興宗尤愛之。重熙
六年,為弘義宮使。累遷同知北院樞密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為東京留守。
二十一年,拜西北路招討使,封西平郡王。尋尚秦晉國王公主,拜駙馬都尉。清
寧元年,遺詔拜北府宰相,兼南院樞密使,進王韓。明年,改北院樞密使,徙王
陳,與蕭革同掌國政。革諂諛不法,阿剌爭之不得,告歸。上由此惡之,除東京
留守。會行瑟瑟禮,入朝陳時政得失。革以事中傷,帝怒,縊殺之。皇太后營救
不及,大慟曰:“阿剌何罪而遽見殺?”帝乃優加賻贈,葬乾陵之赤山。
阿剌性忠果,曉世務,有經濟才。議者以謂阿剌若在,無重元、乙辛之亂。
耶律義先,于越仁先之弟也。美風姿,舉止嚴重。重熙初,補祗候郎君班詳
穩。十三年,車駕西征,為十二行糺都監,戰功最,改南院宣徽使。時蕭革同
知樞密院事,席寵擅權,義先疾之。因侍宴,言於帝曰:“革狡佞喜亂,一朝大
用,必誤國家!”言甚激切,不納。它日侍宴,上命群臣博,負者罰一巨觥。義
先當與革對,憮然曰:“臣縱不能進賢退不肖,安能與國賊博哉!”帝止之曰:
“卿醉矣!”義先厲聲詬不已。上大怒,賴皇后救,得解。翌日,上謂革曰:
“義先無禮,當黜之。”革對曰:“義先天性忠直,今以酒失而出,誰敢言人之
過?”上謂革忠直,益加信任。義先鬱郁不自得,然議事未嘗少沮。又於上前博,
義先祝曰:“向言人過,冒犯天威。今日一擲,可表愚款。”俄得堂印。上愕然。
十六年,為殿前都點檢,討蒲奴裡,多所招降,獲其酋長陶得裡以歸,手詔褒獎,
以功改南京統軍使,封武昌郡王。奏請統軍司錢營息,以贍貧民。未期,軍器完
整,民得休息。二十一年,拜惕隱,進王富春,薨,年四十二。
義先常戒其族人曰:“國中三父房,皆帝之昆弟,不孝不義尤不可為。”其
接下無貴賤賢否,皆與均禮。其妻晉國長公主之女,每遇中表親,非禮服不見,
故內外多化之。清寧間,追贈許王。弟信先。
信先,興宗以其父瑰引為刺血友,幼養於宮。善騎射。重熙十四年為左護衛
太保,同知殿前點檢司事。十八年,兼右祗候郎君班詳穩。上問所欲,信先曰:
“先臣瑰引與陛下分如同氣,然不及王封。儻使蒙恩地下,臣願畢矣。”上曰:”
此朕遺忘之過。”追封燕王。是年,從蕭惠伐夏,敗於河南,例被責。清寧初,
為南面林牙,卒。
蕭陶隗,字烏古鄰,宰相轄特六世孫。剛直有威重。鹹雍初,任馬群太保。
素知群牧名存實亡,悉閱舊籍,除其羸病,錄其實數,牧人畏服。陶隗上書曰:
“群牧以少為多,以無為有。上下相蒙,積弊成風。不若括見真數,著為定籍,
公私兩濟。”從之。畜產歲以蕃息。大康中,累遷契丹行宮都部署。上嘗謂群臣
曰:”北樞密院軍國重任,久闕其人,耶律阿思、蕭斡特剌二人孰愈?”群臣各
譽所長,陶隗獨默然。上問:“卿何不言?“陶隗曰:”斡特剌懦而敗事;阿思
有才而貪,將為禍基。不得已而用,敗事猶勝基禍。”上曰:“陶隗雖魏徵不能
過,但恨吾不及太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