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頁)
使,尋加兼政事令。以帝數遊獵,襲上書諫曰:“昔唐
高祖好獵,蘇世長言不滿十旬未足為樂,高祖即日罷,史稱其美。伏念聖祖創業
艱難,修德佈政,宵旰不懈。穆宗逞無厭之慾,不恤國事,天下愁怨。陛下繼統,
海內翕然望中興之治。十餘年間,征伐未已,而寇賊未弭;年穀雖登,而瘡痍未
復。正宜戒懼修省,以懷永圖。側聞恣意遊獵,甚於往日。萬一有銜橛之變,搏
噬之虞,悔將何及?況南有強敵,伺隙而動,聞之得無生心乎?伏望陛下節從禽
酣飲之樂,為生靈社稷計,則有無疆之休。”上覽而稱善,賜協贊功臣,拜武定
軍節度使,卒。
耶律阿沒裡,字蒲鄰,遙輦嘲古可汗之四世孫。幼聰敏。保寧中,為南院宣
徽使。統和初,皇太后稱制,與耶律斜軫參預國論,為都統。以徵高麗功,遷北
院宣徽使,加政事令。四年春,宋將曹彬、米信等侵燕,上親征,阿沒裡為都監,
屢破敵軍。十二年,行在多盜,阿沒裡立禁捕法,盜始息。先是,叛逆之家,兄
弟不知情者亦連坐。阿沒裡諫曰:“夫兄弟雖曰同胞,賦性各異,一行逆謀,雖
不與知,輒坐以法,是刑及無罪也。自今雖同居兄弟,不知情者免連坐。”太后
嘉納,著為令。致仕,卒。
阿沒裡性好聚斂,每從徵所掠人口,聚而建城,請為豐州,就以家奴閻貴為
刺史,時議鄙之。子賢哥,左夷離畢。
論曰:景宗之世,人望中興,豈其勤心庶績而然,蓋承穆宗醟虐之餘,為
善易見;亦由群臣多賢,左右弼諧之力也。室昉進《無逸》之篇,郭襲陳諫獵
之疏,阿沒裡請免同氣之坐,所謂仁人之言,其利溥哉。賢適忠介,亦近世之名
臣。女裡貪猥,後人所當取鑑者也。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張儉 邢抱朴 馬得臣 蕭樸 耶律八哥
張儉,宛平人,性端愨,不事外飾。統和十四年,舉進士第一,調雲州幕官。
故事,車駕經行,長吏當有所獻。聖宗獵雲中,節度使進曰:“臣境無他產,惟
幕僚張儉,一代之寶,願以為獻。”先是,上夢四人侍側,賜食人二口,至聞儉
名,始悟。召見,容止樸野。訪及世務,佔奏三十餘事。由此顧遇特異,踐歷清
華,號稱明幹。開泰中,累遷同知樞密院事。太平五年,出為武定軍節度使,移
鎮大同。六年,入為南院樞密使。帝方眷倚,參知政事吳叔達與儉不相能,帝怒,
出叔達為康州刺史,拜儉左丞相,封韓王。帝不豫,受遺詔輔立太子,是為興宗,
賜貞亮弘靖保義守節耆德功臣,拜太師、中書令,加尚父,徙王陳。
重熙五年,帝幸禮部貢院及親試進士,皆儉發之。進見不名,賜詩褒美。儉
衣唯紬帛,食不重味,月俸有餘,賙給親舊。方冬,奏事便殿,帝見衣袍弊惡,
密令近侍以火夾穿孔記之,屢見不易。帝問其故,儉對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
時尚奢靡,故以此微諷喻之。上憐其清貧,令恣取內府物,儉奉詔持布三端而出,
益見獎重。儉弟五人,上欲俱賜進士第,固辭。有司獲盜八人,既戮之,乃獲正
賊。家人訴冤,儉三乞申理。上勃然曰:“卿欲朕償命耶!”儉曰:“八家老稚
無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慰存沒矣。”乃從之。儉在相位二十餘年,裨益
為多。致政歸第,會宋書辭不如禮,上將親征。幸儉第,尚食先往具饌,卻之;
進葵羹乾飯,帝食之美。徐問以策,儉極陳利害,且曰:“第遣一使問之,何必
遠勞車駕?”上悅而止。復即其第賜宴,器玩悉與之。二十二年薨,年九十一,
敕葬宛平縣。
邢抱朴,應州人,刑部郎中簡之子也。抱朴性穎悟,好學博古。保寧初,為
政事舍人、知制誥,累遷翰林學士,加禮部侍郎。統和四年,山西州縣被兵,命
抱朴鎮撫之,民始安,加戶部尚書。遷翰林學士承旨,與室昉同修《實錄》。決
南京滯獄還,優詔褒美。十年,拜參知政事。以樞密使韓德讓薦,按察諸道守令
能否而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