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袁譚赴易親督戰(第2/2 頁)
並且守軍為妻小故,俱懷死戰之心,則若用淳於將軍之策,我憂之,恐怕只會徒增我軍的傷亡,因此以我之愚見,當下之策,實宜當用審配之法,乃為上謀。”
說話之人乃是田豐。
郭圖瞥了一眼田豐,與袁紹說道:“明公,之所以鏖戰至今,猶未能克取易縣,以我看來,其實非是因城堅,及城中守軍死戰之故也。”
袁紹問道:“哦?那是因為何故啊?”
郭圖答道:“回明公的話,而是因為我軍的攻勢還不夠猛烈!公孫瓚屢敗之餘,如今困守孤城,只是勉強支撐,只要我軍的攻勢足夠猛烈,再猛烈一些,易縣何愁不破?因以我愚見,明公何不即令公子袁譚親往易縣督戰?”
“遣袁譚往易縣督戰?”
郭圖說道:“袁譚,公子也,明公若是能遣他往去易縣督戰,那麼對我軍士氣的鼓舞、提升,自是不待多言,如此,上有淳於瓊諸將勠力,下有各營兵士奮戰,易縣之克,指日待也!”
袁紹乃問諸人,說道:“卿等以為公則此議何如?”
田豐等人堅決反對,可是卻得到了沮授等的贊同。
對於審配因為考慮到易縣的城池堅固,而因此提出的穩紮穩打此策,袁紹實際上並不反對,但問題是,就像郭圖所說,張飛燕的援兵隨時可能會到,張飛燕知兵善戰,其部黑山軍將士多為老卒,甚是悍勇,就連袁紹親率兵討伐,都沒能將他擊敗,
則若等到張飛燕率援兵到時,其與公孫瓚內外夾擊,淳於瓊還真有可能會打不贏,那麼此戰不免就會功虧一簣。
故而,袁紹斟酌多時以後,最終作出了選擇,決定接受郭圖的意見。
他把袁紹叫來,當面對他下達命令,叫其明日便從鄴縣出發,北上易縣督軍。
袁譚聞之大喜,下拜堂上,向袁紹保證說道:“阿父,譚至易縣後,必盡心督戰,一定會盡快地把捷報送呈到阿父案上!”
袁譚當然知道,如果易縣這場仗是在他的監軍,或言之,是在他的親自指揮之下打贏的話,那麼這會對他在袁紹軍中,包括袁紹眼中的地位之提升,有多麼的重要。
——如前文所述,袁譚是袁紹的長子,可是袁紹因為其妻的原因,而且也因為袁尚長得像他的原因,現在卻是更喜歡袁尚,這對袁譚繼承人的地位造成了不小的威脅,並且又因為審配、田豐等本地士人都站到了袁尚這一邊,亦即袁尚此派的實力也是非常強大,所以易縣這場仗,對袁譚來說,的確就是非常的關鍵了。
也正因對袁譚十分關鍵,袁譚半點沒有耽擱,果然按照袁紹之令,次日便領步騎數千,離開鄴縣,急匆匆地趕往易縣而去。
……
袁譚領兵出鄴縣之前兩日,鄴縣東南數百里,潁川郡,許縣。
今日是朝會之日。
朝會剛剛散了,退出宮外的百餘大臣面色各異。
有的歡喜,有的不安,有的憤怒,有的則腳步輕鬆。
卻是就在今日的朝會上,由皇甫離、戲志才等人領銜,共同上表,請求罷免楊彪的太尉之任。
儘管朝中頗有不贊同此請者,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併到散朝之時,劉協也沒有作出最終的決定,但只從今日朝中兩派不同意見大臣的人數對比來看,即可看出贊成罷免楊彪的已然是佔了上風,——劉協雖然未有作出決定,可這種情況下,他又能再堅持多長時間?
楊彪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中後,不久,陸陸續續地來了幾個大臣。
這幾個大臣都是反對荀貞的骨幹。
一人怒不可遏,說道:“楊公以王莽比車騎,於今觀之,半點不差!居然今日皇甫酈諸輩上表請罷楊公太尉,簡直膽大妄為!楊公,我之愚見,這件事,咱們必須得與他爭到底,萬不可有半分退讓!不然,這朝中日後就將重現董卓諸賊肆虐之時的情景了!車騎將隻手遮天。我等榮辱事小,漢室的安危事大。”
又一人憂心忡忡,說道,可是今日朝中的形勢,你也看到了,那皇甫酈、戲志才上表過後,朝中群臣對此響應者,竟為數不少!別的不提,便是司空趙公、九卿諸公,也或默然不語,或居然出言附和,……我等又該如何做,才能保住楊公的太尉之任?”
怒不可遏的那人目注楊彪,說道:“楊公,我還是那個意見,要想使朝廷不落入車騎之手,惟今之策,只有一個,便是去書大將軍!楊公,不可再猶豫了,現在就給大將軍去書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