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第3/4 頁)
軍深入,所謂解圍行動主要是多面火力偵察,而且一開始這些行動還損失不小。),但是議會師也從中得到鍛鍊,從中也總結了不少經驗教訓。飛艇飛進淳化前,議會師首次嘗試攻擊順軍的一個只有幾百人駐守的小型稜堡,試圖打通條通訊通道掩護一些信使進去,但在近衛營的精銳官兵面前明軍被打得屍橫遍野,付出了三百多士兵傷亡的代價但卻一無所得。
那次攻擊失敗後,賀飛虎和陳偉就研究認為即使順軍遠離,明軍也不太可能迅速消滅順軍精銳固守的堡壘,而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機會的話,明軍最好的辦法可能就是把固守要塞的順軍保衛限制在據點裡,然後搶運輜重進淳化。
用過空軍和淳化建立起聯絡後,賀飛虎和陳偉每次都會派出部下軍官隨同空軍一起飛行,把沿途順軍部署繪畫出來,並且為此針對性地進行了訓練。反正時間閒著也是閒著,第六軍也像許平在準備攻擊仙霞關前一樣在自己的營地後方修築了模擬地形來訓練部隊,雖然他們的部下沒有許平當初那麼精銳,可以透過火力偵察基本摸清對方的防線構造,但是在飛艇的幫助下賀飛虎修築的模擬地形更加逼真。明軍的訓練目的也和順軍不盡相同,賀飛虎和陳偉主要訓練工兵事先熟悉地形,並根據順軍的壕溝障礙預先設計了便攜橋樑。
而且之前的多次攻擊還讓賀飛虎和陳偉對順軍野戰精銳的戰鬥力有了切身體會,從此他們倆就把戰術目標從“建立與淳化的地面通道並長期維持”修正為“尋機打通一條臨時通道,並在最短的時間內運進去最大量的物資和兵員,並搶運出儘可能多的傷員。”。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賀飛虎和陳偉還專門進行了多次測試,目標就是如何在短期內爆炸性地提高裝卸速度,為此也進行了花費巨大的訓練。
這次發現大量順軍被公僕師吸引走以後,賀飛虎決定安全第一,以給淳化補充物資和兵力為最優先任務(當時順軍在西面到底如何部署明軍並不清楚,救援公僕師存在很大的危險性,賀飛虎就下決心把全部的力量都投入到一個任務中,免得分散兵力結果導致兩頭都雞飛蛋打)。
憲法師傾巢出動配合議會師解圍時,賀飛虎本人還親自登上飛艇在天上指揮兩個師協同作戰。淳化和龍潭的南明空軍也盡數投入北面,監視順軍行動並給明軍地面部隊進行引導。事先充分訓練的工兵很快就在空軍的指引下找到順軍防線上的無人區,並迅速從障礙區開闢出一條通道供馬車透過……所有的行動都如同事先計劃的一般完美,臨時的倉庫裡的物資統統運進了淳化,還帶走了憲法師的全部傷員,最後公僕師還靠自己的力量突圍成功,這樣連賀飛虎給憲法師準備的補充兵都免了。
逃進淳化的公僕師官兵驚魂稍定,立刻聯名上書陸軍部要求追究李軍長、還有王、吉兩位副師長的責任。
當公僕師要求剛剛送出後不久,南明一些報紙就被送到淳化,看到李軍長在上面的自吹自擂後,淳化鎮中頓時一片大罵之聲。又過了一些時候,易猛沒有收到陸軍部對請求的批覆,反倒收到了來自陸軍部的嘉獎令和勳章,說這是因為黃池大捷而頒發給易猛的。來信裡還暗示易猛不要繼續胡鬧,陸軍部派來的軍官告訴易猛由於長期的失敗,後方急需一場大捷來鼓舞軍心士氣,而且眼下民眾也相信了黃池是明軍靈活機動帶來的一場大捷,所以陸軍部希望公僕師在這個節骨眼上捅簍子,同時送來的還有很多給其他公僕師官兵的勳章。
易猛把給他的勳章摔在地上,怒不可遏地喊道:“將士們是應該獲得勳章,但絕不會是因為黃池大敗,而是因為他們在大敗後冒死殺出重圍一路來淳化。”
陸軍部的軍官軍銜低於易猛,只能求助地望向旁邊的唐德生,但後者也聽得連連搖頭:“這種事怎麼可以閉口不言?第七軍的事情我都聽說過了,如果陸軍部不秉公處理的話,又要有多少將士為此流血?”
“可是民眾已經相信這是一場大捷……”奉命傳令的軍官為難地說道,這是陸軍部讓他傳達的密令,正副兩位部長都不願意用書面命令說明這個難處,所以只能用口頭傳達。
“我不知道制憲會議的難處,不過身為陸軍軍官,我必須要為將士們的安危考慮,而這個對易師長他們來說更重要,怎麼可以讓他們還在李軍長的手下效力?”相比易猛,唐德生顯得比較冷靜:“當初新軍就是一味遮掩,為了所謂的‘大局’諱敗為勝,為敗軍之將開脫,最後把敢說話的人全推去闖軍那邊了,自己也不反省檢討;他們已經把大半個中國丟給李順了,難道我們還要把剩下半個也丟掉嗎?”
在兩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