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2/4 頁)
一隊隊士兵舉著武器出城,將武器放下,立刻有唐軍引領他們遠遠離開了城池,半個時辰後,石國國王特勒帶領妻女、兒子、貴族和大臣將領約三百餘人出城了,這一次他不再負荊請罪,換上了幾十年未穿的大唐的朝服,卻依然用金盤端著石國的泥土跪在地上,高高舉過頭頂,他的臣下們將大食封予的官印和官服都整齊地擺在地上,也換上了唐朝的服飾。
“大唐敕封順義王、石國吐屯特勒進獻石國土地予安西李大將軍。”
和上次說著同樣的話,但意義已經完全不同,他們心悅誠服地投降大唐,不僅是國王本人,所有的大臣和貴族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這便是一個國家的決定,屬於一種不可動搖的國策,同樣,遠恩王子則堅持他的理念,他在大唐與石國舉行受降儀式時,趁北城唐軍撤退,悄悄地離開拓枝城,他將賭注押到了大食的一方,相信自己總有一天還會在石國王宮正式接過粟特總督的權杖。
李慶安在數十名唐軍將領的簇擁下,大步走來,他扶起了國王特勒,握著他的手笑道:“我們是不打不相識,我相信石國從此以後,將永遠成為大唐最堅定的盟友,大唐將和粟特人一起,將大食趕回阿姆河以西。”
特勒激動地面向拓枝城,高高舉起了他和李慶安握在一起的手,城上數以萬計的民眾頓時爆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呼喊聲。
“萬歲!大唐天可汗萬歲!”
……
(說明:李慶安和高仙芝最大的不同,就是對待粟特人的態度不同,高仙芝是採用血腥鎮壓石國的手段,將粟特人逼向了大食,最終失道寡助,導致怛羅斯之敗;而李慶安是採用聯合粟特人的策略,利用他們渴望擺脫大食人殘酷剝削的積極一面,合縱連橫,以圖共同對抗大食,這就是天下,絕不僅僅是戰爭。)
第二百三十七章 狹路相逢
唐軍的五萬大軍並沒有進城。只是接手了東城門的守衛,這是必須的,唐軍不進城是對石國的尊重,但在遠遠沒有達到完全互信的時候,唐軍也必須要象徵性地做一點姿態,當然,這個姿態必須是有實效,控制住了拓枝城的東城門,儼如一團鬆軟棉花中挺立的一根針,唐軍有友好但又不失原則,就彷彿扼住了石國的喉嚨,讓它不敢再有任何異想,只能死心踏地的歸順大唐。
李慶安的帥帳也設在城外,此刻,他正在逐條推敲與石國的同盟條約,儘管他得到了李隆基讓他全權主持河中事務的授權,但這種國與國之間的盟約還是有必要交與朝廷決定,在這種敏感性的問題上,他不想被人抓住把柄。
“可以了,立刻把它送至長安。”
李慶安在盟約書起稿人下籤署了自己的名字,把它交給親衛。親衛接過過快步去了,李慶安這才對等候在一旁的行軍司馬劉涉笑道:“說吧!發生了什麼事?”
“大將軍,我們在重新歸集石國士兵時發現少了兩千人,我已經查明情況,石國士兵在投降後,有兩千人離開拓枝城北去了,由石國大將坦布林率領,原因不詳。”
“還有這種事?”
李慶安沉吟了片刻,便對親兵道:“速去將哈桑王子請到我這裡來。”
李慶安快步走到地圖前,石國二千軍隊北上會去哪裡?順拓枝城向北而行,是茫茫無際的草原和戈壁,最後,李慶安的目光落在在北方小城怛羅斯城上,這個曾經在歷史上書寫過悲愴一頁地小城,如此刺眼地映入他的眼中,天寶十年,高仙芝七萬軍隊盡沒怛羅斯川,時間依然是天寶十年,但歷史也發生了拐彎,難道怛羅斯還會成為延續成為歷史的焦點嗎?
李慶安搖了搖頭,就在這時,門口想起了親衛的稟報聲,“大將軍,哈桑王子來了。”
李慶安愣了一下,這麼快就來了嗎?“請他進來!”
儘管石國國王特勒已經和唐軍融和,儘管李慶安也表示既往不咎,但特勒過去的一些負面決策影響始終難於消除。為了與大唐建立全新的同盟關係,特勒已經正式將權力移交給了大王子哈桑,封哈桑為監國,他則稱病退居幕後,這對於哈桑來說,無疑是柳暗花明的決定,僅僅在兩天前,父王已經決定立二王子遠恩繼承王位,使他失落無比,但唐軍的到來卻又改變了這一切,終於讓他登上了石國的王座,為此,他對李慶安充滿了感激。
“大將軍,我正要請你進城去住,便聽說你找我。”
哈桑笑著走進了營帳,和兄弟遠恩的瘦高白皙,且善於領兵相比,哈桑則長得又黑又胖,五短身材,喜好美食和女人,因此他不像遠恩那樣討父親喜歡。但關鍵時刻他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