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1/4 頁)
特勒接過冊子翻了翻,和他想象的一樣,李慶安是不可能將自治權完全交給他們,羅啟明有否決權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不過相對大食,李慶安還是寬容了很多,比如各國的稅賦,除了分攤軍費外,李慶安便不再另收,分攤五萬人的軍費,最多隻佔各國稅賦的三成,其餘七成還是歸自己。
歷史從來是由強者來書寫,他們粟特諸國夾在兩強之間,又能有什麼選擇的餘地?
特勒暗暗嘆了口氣,道:“不用修改了,明天我就交給大家表決透過。”
李慶安點點頭道:“還有三件事情,我希望你能立刻著手。”
“大將軍請說!”
“第一是有關宗教,我希望襖教和伊斯蘭教在河中地區能寬容相處,都是粟特兄弟,沒有什麼不能原諒,絕不允許襖教徒報復,如果引發衝突,會使伊斯蘭教徒支援大食人重返河中,問題的嚴重性,你明白嗎?”
特勒立刻答應了,事實上九個粟特國王中,有七個已經皈依伊斯蘭教了,不用李慶安吩咐,他們也會盡力避免衝突發生。
李慶安又道:“第二件事是有關貨幣,目前粟特人用的貨幣都是迪拉姆銀幣,我已經命令安西大量鑄造開元通寶銀幣,我希望你們能強制推行開元通寶銀幣和開元通寶金幣,以取代大食的貨幣。”
對於這一點,特勒有些困惑,他連忙道:“可是開元通寶金銀幣在大唐本身就不通行,如果粟特商人拿它去中原,中原不接受怎麼辦?”
“大唐內部不通行,我們就要想法讓它通行,這也是我想說的第……”
李慶安淡淡一笑道:“你們明天就要在粟特各個城市內貼出佈告,就說唐軍即將返回長安,願意隨唐軍去長安經商者,可跟我們一同走,作為支援河中的國力恢復,這一批商人我可以給予免稅的優惠。”
……
夜晚,在撒馬爾罕的王宮內,康國正王稍芬將安國正王野解和史國正王那曲偌請到了內宮,和他們二人一起商量對策,這是除石國外,粟特諸國中最大的三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百萬以上人口,國力強盛,但李慶安推行的聯席會議制度卻把他們變成了和小國們平起平坐的國家,使他們心中充滿了失落。
史國正王那曲偌稍微膽小,也比較理智,他不同意康國正王稍芬提出的大規模起義的辦法。
“我聽說聯席會議會按照軍費分攤的多寡來分配席位,像我們就能得到兩到三席,而小國只有一席,這樣也算顯出了我們的重要。”
“你真是糊塗!”
康國正王稍芬怒斥他道:“那個聯席會議算什麼?無非是唐人控制我們粟特人的工具,我們軍隊都被剝奪了,是廢是立、是死是活還不由唐人說了算嗎?就算是這個沒用的工具,還由石國人來領頭,你能接受嗎?你們聽我的,發動一場大規模的起義,至少要給李慶安施壓,讓他允許我們保留一定的軍隊。”
“算了吧!你拿什麼起義?”
安國正王野解喝了一杯酒,陰陽怪氣道:“今天唐軍進城時的情形你知道嗎?滿城民眾都跑去迎接他們,你知道為什麼嗎?李慶安比你厲害,他已經承諾修建神廟、恢復阿胡拉馬茲神像,又答應不虐待伊斯蘭教徒,李慶安可比你得民心多了,而你已經皈依了伊斯蘭教,你去鼓吹起義,襖教信徒會聽你的嗎? 而且鎮壓什葉派時,你也沒少出力,你若去呼籲起義,我懷疑什葉派第一個就會殺你,稍芬老兄,你還是醒醒吧!別再說胡話了。”
稍芬肥胖的臉脹成了豬肝色,他怒道:“那你們說怎麼辦?難道就這樣任唐軍擺佈嗎?”
史國正王和安國正王其實心裡都明白,這個康國之主真正恨的不是唐軍,諒他還沒有那個膽子,他其實是恨石國人騎在了他的頭上,借大義之名,讓自己替他出頭罷了。
兩人交換了一個眼色,一齊站起身道:“天色不早了,我們先告辭,有什麼意見,明天開聯席會議時再據理力爭吧!”
兩人揚長而去,稍芬盯著二人的背影,狠狠一拳砸在桌上。
“我絕不甘心!”
第二百五十二章 貨幣之謀
在漫天的飛雪中。李慶安一行終於返回了碎葉,大軍駐紮在城外,李慶安在段秀實的陪同下向城內馳去。
經過幾個月的修整,碎葉又漸漸恢復了原貌,損壞的城牆修整好了,十六扇城門也全部換成了新門,大街上原本汙穢不堪的路面清理得乾乾淨淨,所有被佔的漢人宅院也清理出來了,用鎖將大門鎖死,曾經慘遭破壞的大雲寺修葺一新,當李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