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1/4 頁)
在那種場合,他不能掃李隆基的興。不過他也不會就這麼輕易放了兩萬大食戰俘,還是那句老話,放不放人的決定權在李隆基,可怎麼放人卻是他李慶安說了算,就這麼輕易把人放掉嗎?曼蘇爾也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馬車出了明德門,這時李慶安忽然想起早晨的難民,他拉開車簾遠遠望去,只見在數里外的一片空地上已經搭起了數百座帳篷,在帳篷周圍有幾個大粥棚子,都排滿了長長的隊伍,早上還只有幾千人,可現在看來,已經有上萬人之多。
這時,他忽然見幾人騎馬向這邊奔來,卻是長安縣縣令崔光遠,他也看見了李慶安的隊伍,連忙奔了上來。
自從上次軍營會晤後,崔光遠便開始做去安西當官的夢了,他現在是京縣縣令,如果去了安西,他至少也應是個刺史了,運氣好一點,說不定還能混個下州都督,崔光遠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從軍為大將,早在他少年時代,他便是崔家的叛逆,好勇鬥狠,是長安有名的遊俠兒(就是街頭流氓的唐稱),後來得門蔭去了劍南為官。沒有能步入軍途,卻當了文官。
現在他投靠了李慶安,他便又開始做起他的大將軍夢了,崔光遠飛馳上前,翻身下馬施禮道:“參見大將軍!”
李慶安笑了笑問道:“崔使君,難民安置如何了?”
“回稟大將軍,現在河東難民已到一萬八千人,據說還有大量的難民正陸陸續續向長安趕來,目前長安縣和萬年縣各管一方,我收容了近萬難民,上午開始賑粥,到現在已經是第二輪了,我估計最後會有近十萬難民來投長安。”
“那糧食夠嗎?”李慶安又問道。
“糧食肯定不夠,長安縣官倉內有糧食三萬石,但鮮于京兆尹只准我們動用三千石,說軍糧要徵用,不准我們擅自用於賑災,我們準備上書聖上,請求聖上同意開倉賑災。”
這確實是兩難之事,李慶安並不看好上書的結果,李隆基決心開戰,這些災民他是無論如何顧不上了,李慶安想了想便道:“我給你們出個主意。去發動長安富戶開設粥棚,應該會有人來撈取這個名聲,另外,我在渭南縣有個莊園,這兩年已經積糧八千石,這些糧食可以全部交給你用作賑災,此外,你再去東市的聚海行櫃坊提取三千貫錢,就說是我的命令,還是一樣,用這些錢去買糧食賑災。”
崔光遠大為驚訝。如果按市價六十文買最便宜的糙米一斗來算,那這三千貫錢便可買五千石糙米用於賑災,也就是說李慶安一人便拿出了一萬三千石米,這可是大手筆了,他異常感動,連忙謝道:“多謝大將軍的捐獻,這些糧食可以讓我支援很長一段時間了。”
“你不用客氣,另外,我還有一事要你幫忙。”
“大將軍請儘管吩咐。”
李慶安沉吟一下便道:“我另外可再買一萬石糧食,但這一萬石糧食不是用於賑災,而是你替我招募一萬戶願意赴安西定居的難民,這些糧食可用作路上食耗,另外,每戶人家我再給一貫錢,你告訴他們,到了安西自然會有官員來接應。”
崔光遠也知道朝廷將遷三十萬戶中原移民赴安西一事,既然朝廷已經同意,那他就可以替李慶安實施此事,不過一萬戶難民就是近六萬人,估計沒有這麼多人家願意去安西。
崔光遠有些為難道:“我擔心不會有一萬戶難民那麼大多!”
“沒關係,有多少算多少,我自會命人來協助你,還要把去安西的好處告訴難民們。”
說到這,李慶安見旁邊的親兵欲言又止,似乎有什麼事要稟報,他便對崔光遠道:“那你先去忙,具體安排我會派人來和你聯絡。”
崔光遠行一禮便告辭而去,待崔光遠走遠,李慶安便回頭問親衛道:“什麼事?”
“回稟大將軍,熱海居的常東主說有要事向大將軍稟報。”
“常進?”李慶安微微一怔,他又有什麼事?
“帶他上來!”
片刻,常進被帶了上來,他見到李慶安便道:“使君,今天中午我發現了一個大食人的秘密。”
“什麼秘密?”
“有朝廷的官員要向大食人出賣軍事機密。”
……
楊旺考慮了整整一夜,黃燦燦的金子終於使他決定鋌而走險,把大唐最先進的造甲術和制弓術賣給大食人,按理。楊旺是長安‘五楊’之一的楊銛之子,家裡應該不缺錢,但他卻從不嫌自己錢多,儘管家中有萬貫錢財,但大食人的黃金還是令他難以自抑。
僅僅一個造紙術他便賺了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