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1/4 頁)
臣不服,臣的意見是可讓他先為侍郎,待磨練幾年後再任命為尚書也不遲。”
陳希烈也道:“臣同意楊尚書的建議,韋渙當初畢竟有任人唯親的瑕疵在身,陛下用他為相國,臣擔心他德行不足,使群臣不服。”
楊國忠和陳希烈的反對在李隆基的意料之中,不等韋見素也參與反對,李隆基便武斷地道:“韋渙為相,朕已考慮多時,兩位愛卿就不用擔心了。”
這時,應該還有第四名相國宣佈,但李隆基卻似乎忘了,他看了看鐘漏,便道:“時間快到了,朕再說另一件事,昨天楊尚書建議朕派親王坐鎮地方。朕深思良久,認為也有可行之處,所以朕決定採納楊尚書的建議,任命永王璘為江南東道觀察使、揚州大都督,坐鎮揚州,督促江淮糧運,此外,朕還決定任命榮王琬為河北道、河東道觀察使,坐鎮相州,巡察兩道百官;壽王瑁為山南道觀察使、荊州大都督,坐鎮荊州,督促荊襄錢糧;再任命潁王璬為劍南道觀察使、益州大都督,坐鎮益州,督促巴蜀鹽鐵,連同坐鎮安西的慶王琮,一共是五名親王出鎮地方。”
楊國忠本想是用這件事來試探李隆基,沒想到不僅永王去了地方,而且穎王也被調走了,他頓時傻眼了,原來所有熱門的親王一個都不可能入主東宮,那會是誰入主東宮?難道真是李亨要復出嗎?
楊國忠或許並沒有意識到親王坐鎮地方的嚴重性,但李林甫和張筠卻很清楚,親王坐鎮地方,是一種變相分封制,漢初之亂、西晉之亡都源於諸侯分封,唐初雖然曾有短暫的分封諸王,但那是因為新建王朝,需要親王去地方鞏固政權,而現在是中唐,根本就沒有必要,分封諸王這是取亂之道。
儘管李林甫知道這是李隆基為皇長孫入主東宮做的決定,把他的兒子都放到地方,這遲早會成為諸侯分封的起源。
李林甫便站起身道:“陛下,老臣以為親王坐鎮地方不利於朝廷集權,是取亂之道,歷史上多有教訓,請陛下三思。”
李隆基已經決定的事情,豈會再受人影響,他開這個政事堂會議,不過是做個樣子罷了,走走形式,表示政事堂已經商討透過,任何反對意見,他都聽不進去了。
他擺擺手道:“相國多慮了,他們四人僅行監督權,並不干涉地方軍政,沒有什麼不妥,朕意已決,不要再反對了。”
這時,李隆基緩緩說出了他的第三件大事:“東宮已空虛兩年,再空虛下去,恐怕對社稷不利,所以朕決定再立東宮,朕已經初步決定,皇長孫俶宇量弘深,寬而能斷,仁孝溫恭,動必由禮,深為朕之鐘愛,朕決定立皇太孫為儲君。”
在所有人都沒有準備之時,李隆基忽然丟擲了這個決定,儼如平地起了一聲驚雷,將在座的除李林甫之外的所有人都震懵了。
“時辰已到,大家返回含元殿吧!繼續朝會。”
李隆基說完,便大步向門外走去,這時,丹鳳門的廣場上傳來了洪亮的鐘聲。
……
“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人三呼萬歲,李隆基點點頭,“眾愛卿平身!”
“陛下有旨,百官歸班,繼續朝會。”
朝會繼續進行,李隆基在政事堂宣佈了三件大事後,他的心中鬆快了很多,其實無論擴相還是親王坐鎮地方,都是李隆基考慮了很久之事,他深知皇長孫不比兒子,在這麼多皇叔的虎視眈眈之下,他的皇位將坐得異常艱難,唯有強化他的勢力,才是自保之道,逐漸恢復原來的東宮黨,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其次他透過一年的觀察,發現在親王諸子中,慶、棣、榮、永、穎、壽這六名親王野心最大,影響也很深,因此他便決定將這六人下放地方,削奪他們在中央朝廷的影響,這才有最先派棣王坐鎮安西的想法,這既是監督李慶安,又可以調走入主東宮最熱門的棣王,至於後來棣王被囚,改成了慶王坐鎮安西,那就是一個意外了。
而楊國忠的建議不過是個巧合,正好讓他得到一個藉口罷了,但這還不夠,皇長孫還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地方軍閥支援,而這個人就是東宮黨的領袖人物李慶安。
李隆基看了看眼前的玉牒,下面便是李慶安的封賞了,正如高力士所言,獨孤明月之事不會影響到李慶安的仕途,李隆基對李慶安的封賞早就華清宮時便決定下來了,刻成了玉牒,雖然昨天他沒有得到獨孤明月,讓他心中惱恨,但李慶安的封賞卻是事關他大唐江山的後繼和延續,兩者孰重孰輕,一目瞭然。
“下面是李慶安。”
崔平立刻高聲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