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第2/4 頁)
會又黑又瘦,這般其貌不揚。
李慶安並不是以貌取人,而是王維的形象和他的想象落差太大,讓他一時難以接受。
王維因得罪了楊國忠,從天寶十一年開始,便處於一種半隱半官的狀態,他幾次想辭官全隱,可又放不下苦熬了近二十年的官場,他深通佛理,把佛理當做一種學問,但他又不是那種厭倦塵世,看破紅塵之人。
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因為他官場不得意,如今楊國忠南去,清流改革派裴旻、李硯等人掌握了大權,王維便又生出了一絲念棧之心,便寫信給和他關係極好的盧奐,想重返官場,再做一番事業。
今天盧奐帶他來參加裴寬的壽辰,他想尋找安靜之地,不料正好碰到了李慶安,李慶安雖然不認識王維,王維卻認識李慶安,早在天寶八年,王維便在含元大殿上見過他。
大唐每一個詩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西域夢,王維也不例外,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被貶,王維也被罷黜為涼州河西節度使判官,在河西度過了兩年的時光,在河西,他寫下了無數篇膾炙人口的詩篇,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等。
曾經的邊塞生涯使他對西域有一種獨特的情思,當他無意中遇到李慶安時,又引發了他對西域的懷念,他的心中便多了一分觸感。
他當然明白李慶安在這小院裡有特殊安排,便躬身施禮道:“下官實不知大將軍在這裡,打擾了,下官告辭!”
“王使君不進去坐一坐嗎?”李慶安笑道。
“不了,下官去別處。”
王維恭敬地向李慶安施了一禮,便轉身走了,李慶安望著他的背影走遠,心中也頗為感慨,盛唐這些赫赫有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王維、王昌齡、岑參、高適,除了杜甫他尚未見到外,其餘他都一一接觸到了,杜甫在天寶十年被任命為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李豫登基後,他又被吏部任命為河北道易州遂城縣縣丞。
不過此時的杜甫還不能和李白、王維等名滿天下大詩人相比,他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二流詩人,如果沒有了安史之亂,杜甫還是杜甫嗎?
李慶安心有感慨,這時,裴府的鐘聲響了,這是在催促客人們進大堂,李慶安見時辰也差不多了,便不再回小院,直接向大堂而去。
……
下午時分,幾乎所有的長安權貴大臣都去了裴府,整個長安治安防禦也集中在靖善坊一帶,尤其萬年縣的金吾衛,都密佈在靖善坊的周圍,別坊的金吾衛明顯地減少了。
天氣依然很熱,午後,路上的行人少見蹤影,青龍坊內的街道上冷冷清清,這時,韋見素府宅中駛出了一輛馬車,馬車顯得很普通,和長安街頭常見的出租馬車沒有什麼區別,速度卻極快,從府中出來,便向城南方向疾奔而去。
馬上剛剛離開,從韋見素府對面的小巷裡閃出一個人影,他翻身上馬,也加快速度向馬車追去。
片刻時分,馬車便奔至府夏門前,守城計程車兵立刻攔住了馬車,要例行檢查。
“站住!”
幾名士兵奔了上來,一般而言是不用檢查,但大量官員南逃後,長安城也逐漸加強了往來車輛的檢查,尤其是馬車,幾乎都要被攔下盤問。
幾名士兵攔住了馬車,一名當值校尉上前問車伕道:“是什麼人?去哪裡?”
車窗開了一條縫,一名胖胖的中年男子遞出一塊銀牌,這時臨時通行證,可以免受檢查,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校尉見到這塊,立刻肅然起敬,一擺手道:“放行!”
十幾名士兵讓開了道路,車伕振動長鞭,馬車穿過城洞,迅速向城外駛去,馬車約走遠一里,十幾名黑衣騎士便追了上來,守城計程車兵剛要上前盤問,為首騎士卻將手心中的令牌一晃,那可是關中軍高官的令牌,嚇得守城士兵不敢多問,連忙閃開。
為首騎士見馬車確實是向南方而去,便對身旁手下低聲喝令一句,“通知前方軍隊!”
一隻鴿子騰空而起,振翅向南方飛去,十幾名士兵又再次催馬,銜尾向馬車追上了上去。
馬車出了長安,又加快了速度,沿著官道向南方疾奔,大約走了一個時辰,馬車進入了前往子午谷的道路,路開始顛簸起來,馬車伕放慢了速度。
“劉管家,馬匹這樣狂奔可堅持不住,得讓它們休息一下。”
馬車內的胖中年男子見兩邊都是濃密的森林,心中不由有些擔心,便吩咐道:“快點離開這些森林,先離開後再慢慢停下休息。”
他話音剛落,只聽一聲鑼響,從兩邊森林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