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第3/4 頁)
賞,加封他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同正員,賞絹三萬匹,李慶安當年也曾見過他,因為他弟弟迦藍王一事,真檀還特地向李慶安道歉,時光一晃便六年過去了,當年的斥候校尉竟然成為安西之王,這令真檀也不勝感慨。
“殿下,護密國願意為唐軍提供一切援助,我們已決定派兵三千,協助唐軍南征,只是我已年邁,只能讓兒子替我為大將軍效力了。”
說完,他向後一揮手,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快步跑上前,給李慶安跪下行禮道:“護密國王子頡裡匐參見趙王大將軍殿下!”
“很好!很好!”
李慶安感於他們父子的誠意,對他們二人道:“你們讓我感受到了護密國的誠意,我會善待那些真誠幫助唐軍的國家,你們為唐軍的付出,會得到加倍的補償。”
“為大唐效力是我們的本份,不敢要殿下的補償,這裡條件艱苦,不宜紮營,請唐軍隨我們進塞伽審城駐紮,讓我們以盡地主之誼。”
“好吧!既然護密如此誠意,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李慶安立刻吩咐左右道:“傳令大軍起營,赴塞伽審城駐紮。”
李慶安一聲令下,唐軍便浩浩蕩蕩地啟程了,他們將在塞伽審城暫駐,等候吐火羅的戰報。
……
這次南征,李慶安分為東、中、西三線,實際上他是分為三個戰場,西線的吐火羅戰場,中線的信德、旁遮普戰場和東線的天竺戰場,事實上,天竺戰場僅僅只是一次海盜式的冒險進攻,那片陌生的土地,李慶安自己也沒有什麼把握,所以他在和封常清分手時,便再三叮囑他,勿貪功冒進,以保全唐軍為上,他真正關心的,還是李光弼的吐火羅戰役,這次戰役,從怛羅斯戰役結束後他便開始籌劃了,一直準備了整整三年,拿下吐火羅,將大食勢力趕到阿姆河以西,使碎葉和安西再無後顧之憂,這一戰李慶安已經等待了三年,為了保證這次戰役的成功,李慶安不敢有一絲大意,他雖然將主將之權交給了李光弼,但他並不敢完全放手,他自己的中路軍則停留在護密國,這是一個極為微妙的位置,向南可直殺信德和旁遮普,同時又形成了一種從南面包抄吐火羅的姿態,李慶安在觀察,如果李光弼攻打吐火羅不利,他將直接從南面進行協攻,在吐火羅戰局沒有明晰之前,李慶安不敢立刻進軍信德,否則唐軍在吐火羅一旦失利,大食很可能就會封鎖他的北歸之路,使他的中路軍面臨滅頂之災。
就在李慶安在護密觀察吐火羅戰役之時,吐火羅的戰役已經打響了。
三萬唐軍繞過了波悉山,如一支利劍直插吐火羅,第一戰在解蘇國打響。
解蘇國也就是今天塔吉克首都杜尚別,它是俱戰提南下的第一站,西突厥滅亡後,大唐於龍朔三年在這裡設定了天馬都督府,其都城為達利薄紇城,從大唐的法理上,它屬於大唐的一個羈絆州,可事實上,這個國度早已被大食征服,天寶八年,高仙芝遠征吐火羅,慘敗而歸。
今天,大唐的鐵蹄再一次出現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三萬安西唐軍出現了地平線上,殘陽如血,黃沙漫漫,殺氣沖天。
唐軍緩緩地停住了陣腳,李光弼冷冷地望著著遠方的達利薄紇城,他的大軍進入解蘇國境內已經三天了,可至今為止,解蘇國沒有任何人來和他聯絡。
“再送一信,一個時辰內我若不見解蘇國王匍匐在我面前,城毀人亡。”
……
城頭之上,數千解蘇國計程車兵提心吊膽地望著數里外聲勢浩大的唐軍,不停地有人吹響號角,他們顯得驚慌失措,解蘇國國王斯密咄臉色慘白,望著殺氣騰騰的唐軍,他眼中露出了驚懼的神色,他早已方寸大亂,不知自己該怎麼辦才好了。
從他本意來說,他很想投降,但月氏諸國在四年前高仙芝血洗吐火羅後,便在大食的主導下達成了同盟協議,不準任何一國擅自投降唐王朝,必須協調行動,否則它就將是吐火羅的公敵,將受到嚴厲的制裁。
這個同盟協議對解蘇國顯然是不公平的,它位於吐火羅的最北方,如果大唐從北方進攻,解蘇國無疑是首當其衝,它也曾提出自己的不滿,但它的不滿沒有任何效果,很快便淹沒在吐火羅諸國壓力和大食帝國的憤怒之中。
然而擔憂不幸成為了事實,大唐果然是從北方殺來,兵臨城下。
一名唐軍騎兵疾奔而來,從城邊飛掠而過,一箭射上了城頭,箭上穿著一封信,一名士兵拾到信,飛快地向國王奔來。
斯密咄顫抖著手開啟信,信中只有一句話,“限一個時辰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