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部分(第3/4 頁)
一個縣都組成了支戰隊,由縣令和縣尉率領,前往離自己最近的軍庫,碎葉地區最近的軍庫自然就是碎葉城了,安西在這裡有數百座大倉庫,儲存了百萬石以上的糧食和各種物資。
這支長約十里的糧隊,便來自碎葉河谷五縣的糧隊了,此時,糧隊進入了楚河縣境內,楚河縣的支戰隊也加入進來了。
隊伍中立刻熱鬧起來,他們之中很多人都原本是鄉親,來安西后被分散到各縣,平時也有往來,此時在隊伍裡見面,分外親熱。
楚河縣的茶農魏季源也趕了一輛馬車進入隊伍,當年李慶安巡視楚河縣時,特地訪問了他家,這次安西備戰,他們全家準備足足半個月,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備戰中去。
“季叔!”
有人在高聲喊他,魏季源一回頭,見他的遠房侄兒魏群,侄兒魏群今年約三十出頭,在楚河縣西北面的楚西縣生活,家中有土地一百五十畝,這次也加入到了支戰隊中來。
“賢侄,你也來了!”
儘管新年時魏家人才聚會過,時間不過才一個月,但此時在隊伍中相見,兩人感覺到格外親熱。
“季叔好!”
旁邊和魏群一起的另外幾名年輕鄉農,也向他打招呼,魏季源見他們趕著滿滿一車糧食,便笑道:“怎麼,把娶媳婦的老本都貼出來了嗎?”
幾名年輕人都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笑了,其中一人探頭看了看他的馬車,居然是滿滿一馬車的茶餅,這至少價值上千貫,他一咂舌,笑道:“季叔,你居然把棺材本也貼出來了啊!”
“你怎麼說話的?”
魏季源用馬鞭在他頭上敲了一記,笑罵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十天前我已經送了五十石米了,這次是第二趟了,我可不像你們這些年輕人貪生怕死,我若再年輕二十歲,也從軍去,不過我的兩個兒子都從軍了,我也可以交代了,你們這幫混蛋,為什麼不去從軍?”
“季叔,我們是民團,也隨時要上前線的,沒有貪生怕死。”
這時,侄兒魏群好奇地問道:“季叔,大郎也從軍了嗎?”
“去了,正月十六在碎葉城報的名。”
魏季源有些得意洋洋,唯恐別人不知道他的兩個兒子參軍了,便高聲道:“我昨天還特地寫信給大郎和二郎,告訴他們,若他們貪生怕死,打仗不肯拼命,吐蕃人一旦佔領了安西,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將淪為吐蕃人的奴隸,永無翻身之日,讓他們自己看著辦。”
他的一席話,激起了眾人的一片掌聲,楚河縣新任縣令蘇翼也激動地對眾人道:“這位魏老伯其實有三個兒子,二兒子在火尋國作戰時陣亡了,兩個月前他又親自把自己的大兒子送上了前線,趙王大將軍還特地寫了一副字贈他,‘安西之脊樑’,有我們這麼多脊樑頂著安西,這次吐火羅大戰,我們唐軍必勝!”
蘇縣令的話激起了所有人的共鳴,不知誰喊了一聲,“唐軍必勝,安西必勝!”
熱血沸騰,很多人都跟著高喊起來,“我們必勝,唐軍必勝!”
必勝的信念在每個人的胸膛燃燒了,他們抖擻起百倍的精神,加快了速度,浩浩蕩蕩地向碎葉城駛去。
……
碎葉城外,五萬唐軍已經集結完成,他們將是第三批開赴解蘇國的唐軍,這次唐軍幾乎是傾巢而出了,除了在河中保留四萬軍,在碎葉留五萬新兵,以及在北庭留兩萬軍外,其餘駐紮安西的軍隊全部開往吐火羅。
但就是這樣,唐軍還是隻集結了十五萬大軍,和吐火羅的十八萬吐蕃軍仍有三萬軍隊的差距,儘管差距不大了,但和吐蕃軍打了多年交道的李慶安也明白,吐蕃贊普親自前來督戰,對吐蕃軍計程車氣將有極大的振奮。
對此,李慶安不敢有半點大意,他又命吐火羅的十個國王隨軍,利用他們的威望去爭取吐火羅的民心支援。
李慶安身著金盔鐵甲,腰挎戰刀,身披一領黑色的披風,騎在一匹白色的阿拉伯戰馬之上,在他身後的護城河邊,五萬將士盔甲鮮明,精神百倍,每人都騎在戰馬之上,顯得威風凜凜,除了五萬騎兵外,還有由兩萬匹駱駝組成的後勤輜重隊,他們馱著沉重的物資,隨時可以出發。
碎葉城外除了五萬唐軍和後勤輜重隊外,全城的數十萬民眾也全部出城送唐軍南征,這時,安西政事堂的一群文官走了上來,王昌齡向李慶安拱手道:“請大將軍放心,政事堂將保證大軍的後勤供應,穩住碎葉後方的局勢。”
李慶安點點頭,對眾人道:“此次吐火羅戰役的重要性,我不說大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