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部分(第2/4 頁)
,但是他的心腹王珙和令狐飛等人卻在秘密活動,不僅很多大臣都願意支援他,甚至連手握重軍的高仙芝也表了態,他支援南唐皇帝,不管是誰登基他都支援,也就是說,他不會參與皇位的交替鬥爭。
有了高仙芝這句話,李亨便完全放下心來,隨著時間過去了一個月,時機也漸漸地成熟了,現在他還在等最後的一個條件,一旦條件實現,便是動手的時機到了。
這時,帳外傳來了侍衛的奔跑聲,李亨騰地站了起來,緊張地望著帳外,侍衛快步跑來稟報道:“殿下,他來了!”
“好!快快請他進來。”
來人是吳王李璘的特使,十六子李璘是郭順儀所生,自幼母亡,便由李亨撫養他長大,懷抱他而眠,他們雖名為兄弟,但情同父子,李亨早在長安登基後,便得到了李璘的密信,支援兄長為北唐皇帝 ,這次李亨轉來南唐,他更希望兄弟能支援他登基,親筆信已經寫去了,他一直便在等候兄弟的正式答覆。
片刻,李璘的特使被領進了大帳,只見來使鳳目長鼻,氣宇不凡,李亨頓時愣住了,他見過此人,而且很熟悉,來使竟然是名滿天下的李太白。
來使確實是李白,李白自離開長安後便四處遊歷,從齊魯回來後,便又再去杭州弔唁賀知章,他喜歡江南景色,便在江南一帶長住下來,李璘聽說李白住在江南,他便派人前去請李白出世為官,卻被李白婉拒,李璘並不放棄,第二次又派人前去,還是被婉拒,當第三次李璘親自前往餘杭,終於打動了平時鬱郁不得志的李白,李白感其誠意,便答應為他幕僚,出世輔佐李璘。
這次事關重大,再加之李白便在巴蜀長大,李璘便派李白出使成都,替他完成這個重大的任務。
李白上前躬身施禮道:“吳王帳下幕僚李白參見太子殿下!”
李亨連忙還禮笑道:“原來是太白先生,我們已經多年未見了吧!”
李白也笑道:“最後一次見面是天寶六年,我們在興慶宮的新年宴會上相見,這一晃就過去了八年,殿下風采依舊啊!”
“哪裡!我是一年年變老嘍!”
李亨哈哈大笑,連忙擺手道:“太白先生,請坐下吧!”
李白也不客氣,坐了下來,不等李亨開口,他便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給了李亨,“這是吳王殿下的親筆信,請殿下過目。”
李亨急忙拆開信,仔細看了起來,信中李璘不僅明確表示支援他為帝,還願意出兵西進,配合他共同剿滅荊王李瑁。
李亨心中大喜,捋須長笑道:“我就知道我的兄弟不會讓我失望。”
李白也微微笑道:“吳王還有口信讓我帶給殿下。”
“你快說,什麼口信?”
“吳王說巴蜀偏居一域,不利於實力壯大,也不利於對江南的控制,他希望殿下能儘早遷都荊襄,利用北唐對付安祿山,無暇南顧之機,廣收錢糧,訓練兵甲,那時才能和北唐抗衡,希望殿下不要急於北攻長安,現在我們還遠遠不是李慶安的對手。”
提到李慶安的名字,李白的臉上閃過了一絲不自然,他和李慶安有舊交,他本人不希望李璘和李慶安抗衡,最好雙方妥協,劃江而治,但隨著時局的發展,隨著李璘支援李亨,李白也漸漸明白過來,和平相處只是一個夢想而已,最多隻能是時間向後延長。
李白心中嘆息,便繼續道:“殿下,這是吳王的口信,殿下可派人去核實。”
“我看就不用了!”
李亨擺了擺手笑道:“我信得過先生,先生一路辛苦,我已安排好了食宿,請先生去休息吧!”
說完,他又吩咐侍衛道:“好好伺候太白先生,不得有半點怠慢!”
侍衛答應一聲,便令李白下去了,李亨揹著手望著李白背影走遠,他忽然冷哼一聲,立刻回帳寫一封信,交給了一直站在他身後的李輔國道:“立刻派人把這封信送去揚州給吳王。”
李輔國答應一聲,拿著信匆匆去了,事實上,李亨根本不相信李白的口信,他要派自己人去落實,他才可能相信。
安排完了李璘之事,李亨這時終於下定了決心,時機一旦成熟,他就不會有半點猶豫,現在時機已經成熟。
他從身旁的箱子取出一隻檀木小盒子,開啟來,裡面是一顆鴿卵大的明珠,他小心地用食指和拇指夾起這顆明珠,透著光線細看,明珠瑩瑩閃爍著綠光,可如果再細看,就會發現,在在明珠裡面,藏著一根短粗的針。
李亨又將明珠小心地放回盒子裡,召來他的一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