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部分(第2/4 頁)
已分的土地收回,將來交還給原主人,直到李亨逃走成都,李慶安重建政事堂後,分田才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先是渭南縣的皇莊被分,那是一件標誌性的事件,在它的引導下,關中各地都掀起了分田熱潮。
岐王田莊也是重點分田之一,按照屬地原則,岐王田莊的五千三百頃土地應該由附近的三千四百多戶佃農和一千兩百戶農奴分掉,有心人立刻算出,這樣的話,平均每戶將得一頃多土地,這無疑使當地農戶狂喜萬分。
儘管唐初均田令中,丁男可得田百畝,但那實際上只是一個額度,平均每戶能授田二十畝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當岐王田莊分田的訊息傳出了,整個升原渠以北的農戶都沸騰了。
偏偏好事多磨,突然又傳出訊息,五千河北相州移民也將安置在升原渠北,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將當地的農戶驚呆了,失落、憤怒、寒心,當地的農戶堅決拒絕河北移民到來,他自發組織起了農戶武裝來護田護家園。
岐州太守崔寧便是在這種危險的局面下孤身入村莊,與村民談判三天三夜,最終說服了村民,分一半田給河北移民,並接納他們在升原渠北安家。
崔寧的理由很簡單,官府從來就沒有正式下文將岐王田莊全部分給農民,所謂分田都是農戶自己的傳言,岐王田莊將一分為二,其中兩千三百頃作為分田,而另外三千頃作為官廨田,這次安置五千戶河北移民用的就是官廨田,和當地農戶無關。
但作為補償,崔寧也承諾,若河北局勢穩定後,必然會有不少河北移民返鄉,屆時返鄉移民退出的土地官府便不再收回,將分給當地農戶,如果當地農戶不接受這個方案,官府將不再無償劃分岐王田莊,而是用贖買的方法,由原主人交出當初賣田的錢,將土地贖買回去。
就在崔寧這種軟硬兼使的威逼利誘下,當地鄉黨最終接受了崔寧的分案,同意河北移民參與分田。
九月底,第一批兩千戶河北移民抵達了虢縣,他們是來自河北相州的移民。
升原渠是渭河以北的一條灌溉水渠,幾乎橫穿整個虢縣,長約百里,在升原渠兩岸分佈著數萬頃良田,是虢縣乃至岐州的重要產量區。
天還沒有大亮,田野上籠罩著一層牛乳般的霧氣,空氣中帶著一絲寒意,升原渠是一條寬約五丈的河渠,從渭河引水,水量充沛,灌溉著兩岸數萬頃良田,此時的升原渠也瀰漫在一片濃霧之中,霧氣中,一隊騎兵飛馳而來,約三百餘人,為首之人正是李慶安,後面跟著他的三百名親兵,李慶安雖然帶了三千騎兵,但他怕擾民,將讓騎兵駐紮在十幾裡外的一座軍營中,他自己只帶了三百騎兵,只要能替他傳遞訊息便可。
他們一行人衝上了一座木橋,向升原渠對岸馳去,不多時,一行人便來到了一條溝渠前,這條溝渠非常重要,眼下正在挖掘,南面是一條小河,叫潘南河,這條溝渠挖通後,就將把潘南河與升原渠聯接起來,不僅如此,這條溝渠還將是河北移民與當地農戶的土地分界線,以東是當地人的土地,以西是河北移民的土地。
由於天剛亮,溝渠兩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溝渠由移民負責挖掘,現在還沒有開工,兩邊的稻田都已經收割了,上面鋪滿了稻杆灰,這是很好的肥料。
“大將軍,休息一下吧!”
一名親兵將水葫蘆遞給了李慶安,李慶安接過葫蘆喝了一口水,這時,他見不遠處正冒著滾滾濃煙,便催馬道:“走!看看去。”
一行人賓士片刻,便來到了冒濃煙之處,只見升原渠邊的便道上,幾戶農民正在燒稻杆,從他們的裝束,一眼便可以看出是河北來的移民,這幾名農民也聽到了馬蹄聲,都回頭呆呆地望著從霧氣現的騎兵,眼中露出了害怕之色,其中三個女人更是害怕地躲在了丈夫的身後。
見幾名農民要跑,一名親兵便下馬跑上去道:“你們不要害怕,不會傷害你們。”
或許是感覺自己再怎麼跑也跑不過四條腿的馬,幾名農民都放棄了逃跑的念頭,向路邊走去,把道路讓出來。
李慶安也翻身下馬,走上前,打量了他們一眼,便笑道:“你們都是河北移民嗎?”
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點了點頭,“回稟將軍,我們都是。”
“嗯!那你們中有甲長嗎?”
這次河北移民約有四十餘萬戶,規模浩大,由於井陘關出事後,朝廷便採用了李慶安的建議,對河北移民實行民團保甲法,也就是實行半軍事化管理,百戶為一保,設一名保正;十戶為一甲,設一名甲長,可以由他們自己選舉,每戶發放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