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忽忽的,看不甚清楚。黃天賜燃起了火摺子,只見對面石壁下堆放著一堆枯骨,上邊還掛著些衣物殘片。旁邊放著一個一尺多長的四方盒子,黑幽幽的毫不出奇,盒子上邊竟是一柄連鞘長刀,刀鞘斑駁,竟不知在這裡放了多少時間。黃天賜暗想:“不知此人是誰,竟然死在這裡。看來我也可能與他一樣,難以逃出昇天。心中不禁流露出同病相憐之感慨,便把火摺子,插在石壁之上,這才俯下身去在那堆枯骨面前連磕了幾個響頭,口中喃喃念道:“這位前輩我是無意到此,若有攪擾,還請諒解一二。若今後我不能出去,死在這裡與你做伴卻也不寂寞”。磕完頭,但覺身心疲憊,便呆呆的坐在那裡胡思亂想,偶一伸手不覺觸動了那盒子,但聽啪啦一聲,盒子上的連鞘長刀竟被他碰落到了地上。黃天賜隨手抓起地上那把連鞘長刀,沒想到這柄刀竟然重的出奇。一般單刀不過三二十斤,而這柄刀怕有*十斤。黃天賜拿起一看,但見這把刀刀柄比一般單刀長約兩寸有餘,上邊金絲纏繞,刀柄末端向旁突起,便似一個鶴嘴,只是短了許多。黃天賜緩緩脫去刀鞘只見這柄刀通體烏黑,護手與刀刃更是連體鑄成,寬約兩寸,背厚刃薄,刃長三尺有餘,刀身上刻著三個字“裂天刃”。不知是什麼金屬所做,竟這樣沉重。黃天賜暗道:“這刀再好,自己被困在這裡又出不去,卻有何用”。想到這裡便將那刀向地上擲去,但聽撲哧一聲,那柄刀便已盡數沒入地中,只剩了一截刀柄在外。黃天賜暗想:“怎麼這裡石質竟如此鬆軟”。想到這裡便用手向下挖去,但覺觸手堅硬,與石壁之上的石頭毫無二致。這才將那裂天刃拔了出來,又試了幾下,見這把刀竟然穿石如腐,一時手舞足蹈,大為高興。心中暗想:“有了這把刀何愁上不去這懸崖峭壁。”這時轉身見到地上那黑漆漆的盒子,心中暗想,這刀如此鋒利,已非凡品,不知這盒子中還有什麼東西。他少年心性好奇心強,一想到這裡便再也不能自持,忙走到那盒子旁邊,坐了下來,將那盒子拿起。沒想到那盒子頗為沉重,竟不下七八十斤。他心知有異。此時火摺子已然要燒到盡頭,黃天賜忙將火摺子熄滅,放在一旁,將那盒子雙手捧了,帶出了石洞,放在一塊方石之上。這才仔細檢視,見這盒子上有一扣環,便用手拉起釦環,開啟盒子。 。。
第十章 秘籍
只見裡邊有一紙素筏,已然泛黃,下邊擺放著一本書籍,旁邊是一件內衣非絲非革,金燦燦的在陽光下頗為耀眼,一副齊肘手套卻不只是什麼材質,內中還有一個翠玉小盒,開啟來一看裡邊竟然是一支已具人形的千年老山參,旁邊是一個瓷瓶下邊壓著一幅絹畫,除此之外再無一物。黃天賜取出那紙素筏只見上邊寫著“吾本南唐皇室遺族,國破家亡,埋名改姓;縱橫江湖二十載,興復家國不遣餘力,終無所成,嗚呼。兩次入宮皆刺殺趙賊不成,後為奸人所害,華山之顛斬殺一流高手三十八人,終於不支,身受重創,奈何。箱內重寶皆我一生珍藏,汝即見此,便即與吾有緣,此間重寶盡奉與你。箱內秘籍除一部分來自師授,其他乃我一生武功心得,望善習之,那金絲寶甲穿之可避刀劍亦可抵消部分內家掌力誠是護身之寶。千年蛟皮手套不畏任何刀劍、毒物。瓷瓶內為六粒九轉還魂丹,可解天下奇毒。千年人參可助長功力,玄鐵寶匣刀劍難傷,若作兵器則斷干將莫邪便如利刃之斬蘆蒿。藏寶圖所藏寶藏乃我南唐李氏為復國所遺重寶,可惜李氏一脈自我而絕,半世奔忙,一事無成。想吾縱橫江湖二十載,快意恩仇,殺敵無數,終為人所乘,可謂因果迴圈,報應不爽,望汝以吾為鑑。若汝能將我之軀骸葬於金陵燕子磯頂,使吾能日夜遙望故國,則吾甚慰之。歷恨天臨終留字。”
歷恨天這個名字好像在那裡聽說過,黃天賜突然記起,爺爺給他講武林典故的時候曾經提及此人。他憑一柄單刀闖蕩江湖,高手名宿敗在他手下的不知凡幾。曾有一首歌謠說的是當時武林中六大高手“一刀一劍輪轉王,人生百年莫斷腸“。這一刀指的就是當時被人稱作刀魔的歷恨天。沒想到他竟是南唐皇室遺族。三十年前華山一役後不知所終,原來竟然喪命於此。
這時黃天賜見天色已然不早,便用短刀在古松上斬下了些松枝做了兩個火把走入洞中。拿出火石、火絨,一陣敲打燃起火把,將它插入洞底石壁之上。黃天賜這才脫下衣褂,將其鋪開,把歷恨天的骸骨一塊一塊的撿起,盡放到衣褂之中。待將骨植包好,這才將刀鞘拾起別在腰間,一手提了裂天刃,一手拿了歷恨天的骨植包走出洞來。黃天賜抬頭看了看天色心道:“這裡上不上,下不下的,若在這裡餓上一夜,明天哪有還有力氣上崖”。想到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