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長剛才“唐僧式”的發言印象深刻。
“首先,對於能夠加入像A。P這樣實力雄厚又有遠大抱負的公司,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其實,能加入A。P公司,最要感謝的人是我身邊的崔正源常務,如果不是他極力的勸說和誠懇的邀請,今天我將不會出現在這裡。正是透過崔常務的描繪,我對這家公司的前途有了極大的信心。我相信,在我們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A。P公司必將有一個輝煌的未來”。
《朝鮮日報》的記者站起來,“那金社長如何評價A。P和S。M兩家公司呢”?
《朝鮮日報》一直秉承著中立的立場,以客觀公正的報道著稱,因此也不太在意被訪問者的態度。如此辛辣尖刻的問題換一家媒體,絕對無法這麼堂而皇之的問出。
好在金英敏現在雖然不夠歷練,但是機智更甚,腦筋一轉,便想好了應對的措辭。“目前,我們國家的娛樂行業漸漸走上了產業化的道路。政府也在大力扶持,支援我們的娛樂產業走出國門。在這樣好的環境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其中,我們A。P公司也是在這樣的時機下成立的。未來,我們會和S。M等其他的公司一起,努力繁榮我們的娛樂市場,為國民呈現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時讓世界認識我們韓國,認同我們的文化,謝謝”。
在《朝鮮日報》的記者提問的時候,車炳萬也在細細觀察這個三十出頭的社長。希望能尋到破綻,為自己增加素材。然而沒想到,這個文質彬彬的社長如此精明,說話滴水不漏,面面俱到,就像團起來的刺蝟一樣讓人無處下手。
雖然誰都知道,A。P公司的成立,肯定會和S。M公司成為對手。但是那是在背地裡的事情,口頭上無故得罪人,尤其還是在金英敏出身S。M公司的情況下。
這種事情一個應對不好,無疑會讓人看低A。P公司。好在金英敏應對得體,沒有落人口實。就算這樣,A。P公司眾人的臉上也稍微浮現些許怒氣,就算你《朝鮮日報》標榜中立,也不能這麼亂來啊。
見金英敏無懈可擊,車炳萬立即執行原來的計劃,將突破口選在了崔正源的身上。看著車炳萬高高舉起的手,主持人點了他的名。
整理了一下情緒,車炳萬問道:“崔正源常務,你好,我是《京鄉新聞》的娛樂記者車炳萬。從我得知的資料顯示,崔常務今年只有十六歲,目前還是一名中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不是應該在學校裡面努力學習嗎?是什麼原因促使你擔任了A。P公司常務一職呢?還有,據說崔常務是C。J集團會長崔武龍先生的長孫。那麼是不是說你擔任常務一職,是有家族的原因在裡面呢”?
車炳萬的問題更加尖銳,直指崔正源是靠家族關係才爬上如此高位,甚至使用的還是肯定的語氣。不過他也不是太過擔心事後會遭到報復,《京鄉新聞》歷來是新千年MZ黨的喉舌,和C。J集團不是很對盤。
聽到對方的報社名字,崔正源就知道他嘴裡不會說什麼好話。有了心理準備,就淡然了不少。抓起面前的話筒,他的情緒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影響,仍然笑臉示人。“這位記者朋友說的不錯。在我這樣的年齡,正是應該好好學習的階段。不過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我們C。J集團經歷了一次資產重組。文化傳媒這一塊領域,已經拆分出來由我們崔家負責經營。只是目前家人們都有重要的工作,無法抽身。所以,才由小子我擔任了這個職位。至於這位記者朋友所說,我能擔任這個職務是由於家族的關係,其實是一點都沒錯。今後娛樂行業將是我們崔家經營的重點,所以必須要有一個直系的子弟在A。P公司內部任職。這一點,我相信在坐的各位也能理解”。
聽到崔正源直言不諱,所有人都認同地點頭。本來就是嘛,整個公司都是人家的,怎麼可能不派一個直系的親屬來負責管理而交給外人呢。換做是誰,都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
崔正源就這樣大大方方地承認了,各家報紙也就說不出什麼了。難道人家已經說了是家族的安排,你還能再回去出新聞說——豪門子弟出任高位,全憑家族關係嗎?搞清楚,A。P公司是家族企業,怎麼安排職務是人家的內部事務。
一個女記者站起來,“崔常務你好,就像你所說,作為一個十六歲的年輕人,從來沒有在娛樂行業工作的經歷。你覺得你可以勝任常務一職嗎?或者,你覺得自己有能力帶領這麼大的一家公司在娛樂行業內站穩腳跟嗎”?
崔正源正色道:“中國有句古話,就做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們一直以來都帶著有色眼睛去看待年輕人,總覺得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