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刻輕車熟路地把以前學到的東西付諸實踐了。
秦二世殺得興起,就連自己同母的兄弟也不肯放過,將閭等三人是他的同母兄弟,比其他兄弟都要沉穩,秦二世實在找不出什麼罪名陷害他們,就把他們關在了宮內。他們以為秦二世會網開一面,被囚於內宮後還自認為無罪,以為不久就可以獲釋。可是等其他許多兄弟被殺後,他們也接到了令他們自盡的詔書,將閭等人對來人說:“宮廷中的禮節上,我們沒有犯過任何過錯;朝廷規定的禮制,我們也從來沒有違背;聽命應對,我們更沒有一點過失,為什麼卻說我們不遵守做臣子的禮節,要我們自盡呢。”來人答道:“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被定罪處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將閭三人相對而泣,高呼“無罪”,最後也只好拔劍自刎。
秦二世的兄弟裡有一個叫公子高的,看到這樣的大肆殺戮,知道自己一定不會倖免。便想出了一個保全親屬的辦法。他向秦二世上書,說是自己想念父皇,甘願為父殉葬。秦二世一看這個兄弟這麼“合作”,自是龍心大悅,下詔表揚了他一番,還給了他十萬錢助葬。
秦二世一邊自殘手足,屠殺自己的兄弟,一邊大肆殺戮群臣。首先殺的是蒙恬、蒙毅兄弟。他們與趙高有仇,趙高早就恨得咬牙切齒。一旦大權在手,自然不會放過。開始秦二世還想繼續利用這兩兄弟,不想殺了他們。趙高就在他前面進讒言,說秦始皇本來是要立他為太子的,但由於蒙毅的反對才沒有立成。於是,秦二世大怒,把他倆都關了起來,又派使者逼二人自殺。蒙恬開始還不肯,要面見秦二世,申說自己的冤屈。但使者哪能不知道秦二世的心思,自然不許,於是蒙恬只好服毒自盡。在蒙氏兄弟之後,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等老臣,也被莫須有的罪名逼得自殺。朝中的功臣除李斯之外,都被清洗得差不多了,一時朝堂空虛,倖存者人人自危。空下來的位置,就被趙高安插了自己的親信。他的弟弟趙成被任命為郎中令,掌握京師和皇帝的衛隊,女婿閻樂為咸陽令。其他如御史、侍中等官,也都換成了趙高的人,朝中到處都有趙高的爪牙和耳目。
殺了許多朝中的大臣,秦二世又開始盯上了地方官吏。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年初,他效法自己的父親秦始皇,也巡遊天下。南到會稽(現在的蘇州),北到碣石(現在河北昌黎北),最後從遼東(現在遼寧的遼陽)返回咸陽。在巡遊途中,趙高勸他應該趁機樹立自己的威信,把那些不聽話的官吏統統殺掉。於是秦二世不問青紅皂白,就連連下令誅殺異己,結果弄得大臣們惶恐不安,人人自危。
秦二世對趙高言聽計從,趙高的權勢一天天在增長,於是對李斯的丞相之位便產生了覬覦之心。但是,李斯也是扶助秦二世繼位的功臣。而且,在深受法家思想的秦二世看來,李斯的存在正好對趙高起到權力制衡的作用。所以,儘管趙高在他面前大講李斯的壞話,他卻沒有馬上採取什麼行動。這個時候,由於秦二世的嚴刑酷法,橫徵暴斂,激起了陳勝、吳廣的起義。李斯數次進諫,秦二世都不理他。卻派使者來指責他身為丞相卻不能使國家安定,反弄得盜賊蜂起。李斯受到指責,惟恐自己失寵,就寫了一篇文章勸秦二世行“督責之術”,向秦二世獻出了獨斷專權、酷法治民的治國方法,給他的暴政火上澆油。但這一招並不奏效,秦二世最終還是聽信了趙高的讒言,把李斯抓到監獄裡去了。
李斯在監獄裡受到嚴刑拷打,但他還幻想著秦二世能明瞭他的冤屈,便在獄中寫了一封自辯書,託獄吏上達秦二世。但這封書卻落在趙高之手。趙高怕李斯會翻供,就叫自己的親信裝作御史侍中去輪番審問李斯。李斯不知其中有詐,就以實情相告,結果每次都遭到殘酷的拷打。後來,秦二世派人來核實李斯的供詞,李斯以為又如前幾次一樣,始終沒敢改口,承認了謀反的罪名。
趙高把這份供詞上奏給秦二世,秦二世看後還非常高興,以為要是沒有趙高,就幾乎上了李斯的當了。於是李斯被定成死罪,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臨刑前,李斯悽楚地對他的二兒子說:“我現在再也沒有機會和你牽著黃狗,去上蔡東門打獵了。”李斯一死,朝中的大權完全集中在趙高手裡。
胡作非為的始作俑者(1)
秦二世從登上皇位,到大肆殺戮,胡作非為,以致身遭橫死。所有的這一切,都和他的老師趙高有很大關係。若說秦二世一朝的政事,都是系在趙高的手上,也不為過。那麼,這個權勢通天的趙高,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按照歷史上的一般說法,我們都認為他是個典型的奸臣。但是仔細檢索史書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