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種田的人麼?您還是讓羅彥那小子把我家孩兒放回來吧。要不,您告訴我地方,我這會兒就派人接去。”程知節也不管什麼禮儀了,跪在地上就是一陣假哭。
本來程處弼這個小兒他就異常疼愛,平日裡都捨不得打罵。這會兒說讓他去種地,小時候也經歷過這個苦營生的程知節自然是萬分的不願。
不說程知節以孩子小為理由,長孫無忌也站出來:“陛下,衝兒的身體你是知道的,不算太壯實。要是被羅彥弄出個意外,我長孫家可就沒啥指望了。”
關乎自己的孩子,一時之間這些後世赫赫有名的功臣們就失了方寸。
只見杜如晦咳嗽幾聲,也跟著說道:“陛下,微臣身體抱恙,自是希望杜荷能夠時時陪伴在我身邊。丈夫獨愛幼子,微臣也捨不得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吃這等苦頭啊。”
一時間的吵鬧讓李世民頭大不已。這些人說的是都有道理,但是誰讓自己當初就被羅彥說服了呢,雖然剛才甩鍋給羅彥,但是自己的兒子也被坑進去了,李世民要是反對,那就兩頭都不是人了。
揉揉自己的鬢角,李世民輕咳一聲,壓下此起彼伏的求情聲,說道:“莫說是你等的孩兒,便是承乾,也被他帶走了,你們哀嚎個什麼。”
想起自己的孩子也被帶走,李世民其實這個時候也是有些擔心。不過自己已經派了很多的人手過去看著,而且每個時辰都有人向自己彙報萬壽縣農莊的情況,所以李世民還算是安心一點。
不過還是沒好氣地說:“當初羅彥跑來跟我說,你等的兒孫遲早要狩牧一方百姓,要是不知天時不知民事,遲早也是魚肉百姓的貨色。聽了這話,你想我能不答應。而且他還拿《觸龍說趙太后》來說我,你覺得,我能不聽他的?”
聽到太子都被羅彥給忽悠走了,這下子眾多的大臣全都失了方寸,慌忙拜倒在地,不停地勸阻李世民說道:“陛下,羅彥誤國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子乃是國之儲君,怎麼可以輕易地出宮。要是有什麼意外,我等可是萬死莫辭啊。陛下,別聽羅彥的,想要讓兒女成器,也不在種地一件事情上,還是快快派人把孩子們接回來吧,順便,拘了羅彥,看他有什麼用心。”
很明顯,說話的這些人也不是和羅彥有仇,但是李承乾的事情實在是太過重大,不能不小心。
聽了這些話,李世民也有些苦笑不得。好嘛,這事情是自己同意的,臨了又要讓自己收回去,還得讓羅彥頂缸。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以後還能不能好好用人了。
擺擺手,李世民讓這些大臣們起來,隨後才說道:“這件事情我和皇后也商量過,我認為羅彥說的沒錯。想當初,太上皇雖然繼承了唐國公,但是家中困頓,我也曾在那沃野之中撿過麥穗。正是有了那些困頓的經歷,如今坐到這裡,才事事都考慮著讓百姓的日子過的好一些。”
這裡頭有些自幼就出身貧苦的大臣也被李世民的一番話給打動了,回想起那時的不堪,不禁點頭贊同。
“太子正是一國儲君,所以我才會讓他早早見識一下,自己的子民是怎麼生活的。不讓他知道民生疾苦,我等打下的天下,怕是就要毀在他們的手裡。”說到這裡,李世民也是心有慼慼焉。這些年來靜讀史書,回顧歷代的興亡,百姓的作用李世民很是清楚。
這番話讓大臣們都無言一對,可是,這些人還是忍不住擔心啊。有些事情就是這樣,明明知道有好處,但是就是做不了,只因為心中總是有些羈絆,束縛著自己。
“好了,我已經派出去數百內衛和千牛衛,從長安到萬壽縣,各處都有人看著,農莊就是羅彥前幾年要的那個,經營了這麼多年,已經是鐵桶一個,不用擔心。而且,內衛會每隔一個時辰前來彙報一次情況,你等不用太擔心。有什麼事情,我會隨時告知爾等。”
“陛下,這晚上也會快馬送來訊息?”還是有大臣擔心地問道。
“儘管放心好了,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都不會有差。也就這三四天,諸位多擔待,又不是讓孩子們出去打仗,乾的是要命的事情。行了,好好回去休息吧,你等的內眷,想必自是有辦法安撫好,就不用我來操心了。”看到這些人不再鬧騰,李世民也是送了一口氣,當下就準備送人。
只見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人說道:“還請陛下保重身體,這夜裡收訊息的事情,還是交給我等好了,正好也睡不踏實,還不如就此好好地等著,至少能心安一些。”
沒辦法,李世民也只好同意。
翌日也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訊息,羅彥帶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