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人,去幾次也沒有什麼。只是凡事要有度,不可太過。”
這可不是不反對的意思,分明是有點支援的意思。羅彥可是徹底被自己的老師給嚇到了。
“不過,昨天的功課,今天要加倍補上,所以待會兒寫完之後,我就開始給你授課。”好吧,課業還是抓的非常緊,這真是自己的老師。
點點頭,羅彥看到桌子上已經有紙張鋪好,而且墨也已經磨好了。看著兩人期待的目光,羅彥也不再客氣,直接把袖中的禿筆拿出來,回想著昨天當文抄公的情景,粘好了墨水,直接開始肆意揮灑。
區區百來字,用行書寫字,速度很快。等羅彥寫完長舒一口氣,李玄道笑著說道:“進之,你這書法可是越來越好了,我看以後虞記室的位子可以由你來頂上了。”虞世南的書法在他們這些人裡頭可是頂好的,不過虞世南畢竟是老了,所以李玄道才會這麼說。
陸德明老夫子聽到李玄道對自己弟子的誇獎,也是與有榮焉,捋著鬍子笑的很是開心。
李玄道等到墨幹之後,就帶著羅彥的書法匆匆離去。
陸德明因為李玄道替李世民求字這件事情,對羅彥更加滿意,所以講課的時候也帶著笑容,這下子讓羅彥也感覺今天的學習很是輕鬆,所以這一天了,師徒兩人就在不知不覺中整整講完了一卷《尚書》。
第六十一章 我願守土復開疆
不管外邊因為自己的一首詩鬧得多麼沸沸揚揚,羅彥在接下來的大半個月基本上就沒有出過門。
鑑於自己需要回廬州老家一趟,這些天羅彥認真向陸德明請教學問,同時也開始預備路上需要的東西。其實羅彥似乎也沒有什麼好準備的。除了書之外,其他也就是幾樣換洗的衣服。將來動身的時候,再去長安城買點北方的特產,基本上就可以了。
時間到了十二月,太子李建成在山東的戰功越發顯赫,李世民也遵照羅彥的建議是,深居簡出,平常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侍奉李淵。這下子倒是讓李淵非常滿意,對於李世民的這些手下壓制的情況也少了很多。
進入十二月,隨著山東戰場的節節勝利。高麗國王居然遞交了國書,要與大唐交換當年隋煬帝征伐高麗的時候留下的俘虜。
真要說起來,其實留在高麗的俘虜沒有多少。也就幾千人。
也許很多人說這幾千人已經不少了,確實,能夠活到現在,這幾千人確實是不少了。但是對比隋煬帝當初帶領著數十萬軍隊打過去,卻三次都戰敗,在遼東高麗人鑄成的京觀,枯骨都有活下來的這些人數目的好幾倍。
也難怪後世會有學者說隋朝是毀在高麗的手上。
聽到高麗有意跟大唐交換俘虜,不管別人怎麼樣,之前的那些隋朝降將一個個都異常活躍。他們也是直接或者間接參與過高句麗的三次戰爭的人,所以對這些被俘的漢家兒郎有著異常的愧疚。什麼話也沒說,這些人帶頭請求李淵同意這次俘虜的交換。
大唐初定,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安定人心。俘虜交換有利於民心匯聚,李淵當然不願意放過這樣的好事。
這些交換的俘虜最終還要帶來長安一趟,李淵親自迎接他們以示重視,同時安排了戶部,做好接收和安排這些俘虜的工作。
時間一轉眼到了十二月中旬,數千漢家兒郎被帶到了長安。
十八這天,朝堂安排在長安城外迎接這些人。當然,最終能夠進入長安城太極宮的,肯定是一部分代表。不過,李淵為了收買人心,這天特意在明德門外大早上就候著這些人。
畢竟是被俘釋放歸來,雖然好多人過來圍觀,但是氣氛並沒有當初迎接李世民的那麼熱鬧。不過在明德門外,這次破天荒的來了好多武將,一個一個大冬天穿著明光鎧,都是一群不怕被凍壞的主。
這些武將裡邊有些白髮叢生,有些稚氣未脫,不過臉上的表情都很凝重。
沒錯,雖然他們迎接的是一群被俘虜計程車兵。但是由不得他們不敬重這些人。隋煬帝三次征伐高句麗,人家對於漢家兒郎的恨意,簡直就是要食其肉飲其血。能夠活著的人,必然都是經歷了好些年生不如死的日子。這比起簡簡單單埋骨他鄉,還要殘酷的多。
很快在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上,慢慢走來一群人。步伐都很緩慢,所以大家都只能耐心地等。
約摸過了有大半個時辰,站在明德門外的人們終於可以看到迎面走來的人群。只是,人們看的越是清楚,也越是揪心。一些淚點低的女子,已經是忍不住開始低聲哭泣。
之間對面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