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絕地(第1/2 頁)
“快!都快點,三~我都說多少遍了這馬少喂點料等會……唉唉,這車多久沒擦了你們兩個懶貨!”
負責餵馬的老王對著兩個只知道吃飯放屁的兩個兒子大發雷霆,這都懶散慣了現在這個時間居然連馬都沒喂,馬車也還沒擦真是兩個廢物。
兩個瘦弱的少年只低著頭不敢過多辯解生怕引來一頓打,手上動作不停一人加速擦拭馬車一人減少食料,而老王則在細心的為馬車軸承和減震擦拭潤滑劑。
這輛馬車很新區別於傳統馬車它的金屬部件更多,創造性的加入圓柱軸承降低中軸摩擦力使馬車更快,部分木質結構也換成更加結實的鋼,在體檢不變同等移速下它更結實——換句話防彈。
不過即使使用的是進口滾柱形軸承也需要大量的日常維護,軸承縫隙過大在使用過程中容易沾染堅硬的灰塵,長此以往必然使軸承異常磨損導致提前報廢,一對珍貴的洋貨價值上百塊值得精心維護。
很貴但物超所值林鳳不僅得到了一輛防彈馬車,還得到當時最為先進的軸承圖紙與軸承鋼材樣板,這麼貴的東西自然是要嘗試仿製一番。
軸承非常之關鍵的機器部件,需要的不僅僅是設計還要材料,高強度高耐磨高抗腐蝕性的軸承鋼材,以足夠精密的技術就能加工成一個個遠銷全球的商品。
大到航母飛機小到坦克榴彈炮都需要軸承參與其中,材料學的研發是無數次嘗試的結果,需要一點點運氣與百折不饒的精神。
林鳳給了工匠無數次實驗的底氣[工資照發不誤成功有賞!],以及最為基礎的實驗方向[合金鋼材——錳、碳、鉬、鉻、鎢……]而隨著一塊塊廢品不斷產生,最終林鳳將會得到他想要的合金以及更多其他用途的合金配方。
當然其中艱辛不足外人道也,光是為了能熔鍊稀金屬修建的高溫熔煉爐、實驗用的貴金屬以及進口礦石,還有遙遙無期的數以百萬計的合金配方組合,讓無數林鳳先後投入近十萬大洋。
現在雖然沒有成功找出最合適的軸承鋼配方,但是高猛鋼合金已經完成量產雖然受限於機器產量有限,但是滿足現在所需已經足夠了。
畢竟整個華夏連坦克飛機艦隊的科技樹還沒有點亮,高錳碳素鋼提前點亮現在沒啥大用,只能做些盾牌頭盔鎧甲搞搞基礎防禦。
使用高錳鋼製作的複合頭盔在百米開外彈開子彈的機率很大,鋼盔外部的那一層銅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且額頭正面鋼板最厚有利於抵抗正面“爆頭”。
盾牌則是採用特殊陶瓷塊與高錳鋼材結合,雖然重但是一脈相承的銅層與弧度依舊能起到彈開作用,這些都是經過無數次實驗才投入戰場的裝備。
百米開外沒有重機槍和輕重炮配置林字旗是無敵的,當然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機動性不足,拋棄防禦與陣地優勢林字旗只剩下強健的體魄、良好的軍械與久經訓練的槍法。
即使道路平坦採用減震馬車依舊搖搖晃晃讓林鳳有些想吐,真不知道以後御劍飛行時會不會暈,去往縣城還很長而且馬車並不是特別快起碼也要三四個時辰,這點時間林鳳沒有修煉也不能修煉。
無聊的只能屏氣凝神不停的用精神力溫養寶珠,冰涼的寶珠已經在林鳳的體溫下變得溫熱,經過一次血煉法寶染上些許紅光與一絲溫潤,練氣期煉化法寶主要靠個水磨功夫,真當是勤一時快一天惰一日慢無邊……
吸!
林鳳猛然睜開雙眼一臉的不可置信他居然嗅到一絲“靈”氣,準確的說是一股多重複合型氣味中夾雜著靈氣,如此濃郁的氣息他還未曾見過。
“王叔找條路向左邊去。”
負責駕車的老王沒有多說馬車的速度很快降下然後掉頭,找到一條向左的小路慢慢駕車,土路坎坷馬車速度也慢了很多但還是依舊顛簸。
老王小心的駕駛馬車依靠一根小皮鞭兩匹馬在他麾下猶如臂使,輕鬆的避開路上的坑凸處但馬車還是不可避免的異常顛簸,暗坑凸石於平路看著無異因為覆蓋其上的青草一模一樣,要想分辨只能依靠駕車者的經驗。
就在這樣惡劣的駕駛環境下驅車半小時老王額頭滿是冷汗。
泥路坎坷生怕惡了少爺自己這來之不易飯碗可就要碎了,即使拿出看家本事馬車依舊顛簸,但好在速度沒有降低多少希望不會誤了少爺的事。
車輪壓過青草留下兩條清晰的車轍印馬車已經離開大道一路向左,一路上泥坑凸石數不勝數,但唯一未曾改變的是那股子味道越發清晰。
“喻~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