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徐圖之(第1/2 頁)
“昨夜徐公子可還睡得習慣,在下因要事在身實在脫不開身,多有怠慢還請見諒包涵。”
因為閉關“遲到”整整一天林鳳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歉意,這不到了會客廳就開始禮貌的問候,要不然林鳳可不會這麼好脾氣。
“林少爺哪裡的話,在下此次前來本就是為了賠禮道歉,能在林家堡這麼富足的地方睡上一夜是我的福氣。”
徐公子名徐圖之只是徐家老爺的眾多兒子中的一個,被派來林家登門道歉足以可見他在家中的地位並不高,要不然也不會派遣他前來。
他的母親也不過是個丫鬟母憑子貴生活才有了保障,而徐圖之的生活標準永遠是徐家子嗣中最低的那一批,如此生活環境反而養出一身清氣。
加之讀書認字更顯氣度非凡,但他再如何不凡也終究只是個庶子,未來也只能去打理些家族產業,到最後可能過得還不如些家生子,只是那些人可不會影響到家中嫡子的地位。
從第一眼見到這個比自己年長四五歲的年輕人林鳳就感覺此人是個人才,一身環繞著讀書人該有的儒道清氣,五官清逸氣質卓絕讓人隱隱能嗅到書香氣。
要不是知道他是徐家的公子他爹徐老爺身體不太好、上面有兩個哥哥,林鳳都想出手招攬這個氣質不凡的讀書人,但他也有繼承權隨時都有可能繼承萬貫家財。
雖然沒有讀多大學但也接受過幾年新文化的教導,從交談中林鳳就能感覺到他談吐非尋常讀書人,新興的文化開拓著他思想與見識。
從兩人不斷的交談中林鳳能感覺到他有種“懷才不遇”惆悵,還有又無力對抗命運的無奈,他是個人才如果是嫡出絕對能壯大現在的徐家,可惜的是他並不嫡出……
他表現出的優秀只能成為被人忌憚的緣由,畢竟他越有能力就越凸顯兩位兄弟的無能和愚蠢,讓正在考慮繼承人的徐老爺內心動搖,哪怕只是一個小世家的權力更替也牽扯太多看不見的利益,一道道暗流漩渦拉扯著整個心思純靜的年輕人。
而今日和林鳳的接觸卻又將他推向另一條坎坷之路~
“徐公子以為這天下大事如何?”
林鳳心中誕生一個想法但在此之前他要對徐圖之進行“面試”,如果你讓自己滿意就送他一場造化,與自己共赴這繁華亂世。
“天下大勢?~”
林鳳的問題很是跳脫即使自己博覽群書也無法馬上作出回答,徐圖之閉上眼不停的在心中反覆默唸,兩三分鐘後才緩緩開口。
“中國地大物博數千年來一直處於世家前列,可自清廷閉關鎖國以來積弱百年已為他國魚肉,昔日有辛亥革命今兮中山先生為民國祛除弱根!”
徐圖之之言慷慨激昂,簡單一句便直指中國貧弱的根本原因,而從辛亥革命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也就是中山先生徹底推翻清廷建立中華民國。
“然~”話鋒一轉。
“列強強於百年前現船堅炮利遠非民國能敵,昔日清廷頻頻示弱以割肉餵養群狼以致今日之患,看似天下初定四方承平然——此間乃中華存亡旦夕之間也!”
徐圖之的見解很是獨到若是其他人看來可能太過悲觀,現在主流看法就是民國初立雖落後列強但能反超,頗有曾經中央上國桀驁不馴的氣質,但是林鳳可是知道未來歷史走向的人,這番發言可不就是妥妥的“預言帝”嗎?
如果歷史走向不變要不了幾年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然後平息十幾年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民族遭遇鄰國入侵險些滅國。
如果這些事沒有發生誰又能想到一個戰敗國居然能翻起如此波瀾,以點破面帶著兩個坑比隊友硬是攪動世界格局,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差點還贏了,離譜得就像是一場神話歌劇。
每次顯示往往比舞臺劇本更加離譜因為它根本就不講邏輯,就例如接下來林鳳想要做的事也不符合邏輯,明明不是最優解法但就是像這麼“走”一部棋。
“好,很好,非常好!我果然沒有看錯徐兄見識非凡,竟與我二般無異。”
林鳳的場面話讓徐圖之有些意外,他的言論被其他人聽聞反駁者眾多,所謂曲高和寡正是如此。
“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此間天下暗流湧動亂世將起,而云湧風起之間方顯英雄本色,不知徐公子是否願意與我等在這亂世之中幹出一番大事名流千古。”
半首沁園春文才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