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張學良傳 > 第34部分

第34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籃球夢之揮手之間我的番茄日常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世界第一天才神奇寶貝:神奧開始【後續】快穿:戲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快穿之攻略了男二怎麼辦韓隊點名要你,刑警新星別想走掙脫綠空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海島求生:我能召喚海賊人物獲得槍神祝福的我,竟變成了女生全點悟性?當然要學遍天下武學火影:系統認錯主角後我覺醒了!傾盡天下攜手山河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歐希樂斯的日記

這裡,兩人都不再說話。我當時是站在旁邊的。過了一會兒,蔣要我出去。我出去後將房門開啟,蔣見我這樣,竟拍桌子斥責我:“我,委員長和邵主席談話,你竟敢站在我們面前!我要你出去,你為什麼又要把房門開啟?”他立即起來怒氣衝衝地把房門關上。我又把門推開,並且告訴他:“請委員長不要生氣,我係奉命在此看守。

而且,今天的事,誰都可以聽,又何必保密呢。”我剛說到這裡,邵力子便對蔣說:“宋營長是委員長的學生,是軍校八期的。”蔣聽了以後,立即轉變態度笑著對我說:“噢!我認識你!我給你講過話,也點過你的名,還記得!

還記得!”

蔣介石估量我不會離開,便只好開始同邵談話,他問邵:“西安發生的事情,你事先知道嗎?”邵答:“不知道。”蔣聽後便不再說話。邵心平氣和地緩緩地對蔣說:

“今天已經發生了這件事,希望委員長仔細考慮。由於日寇的不斷入侵,已經激起了國民的憤慨,如果政府還不想辦法去抵抗,自然會釀成變故。現在設法彌補,尚未為晚。”蔣對邵談的語,始終未置一詞,中間首長長嘆氣數次……

邵去後,蔣即向我要紙筆,我取來放在桌上,他默想了一會,便給宋美齡寫了一份電文。……寫好後交給我,並問:“是否可以發出?”我答:“讓我請示一下。”該電原文如下:

“南京蔣夫人:中正決為國犧牲。經國、緯國系我子,亦即你子,希關照。蔣中正。”①

讀至此,人們也許會感到奇怪,蔣介石這不是在寫遺囑嗎?有這個必要嗎?因為西安事變的目的,並不是要殺蔣,而是逼蔣抗日。當然,蔣氏此舉,自有其難言之隱,也是不難理解的。因為他過去積怨甚多,特別是十年內戰,他與共產黨誓不兩立,這次被捕,落入與紅軍有一定聯絡的東北軍和十七路軍手裡,總覺得凶多吉少,所以便寫起了遺囑,這也是不奇怪的。當然,對遺囑的內容,在文字上說法不盡相同,而且有的還談到,他不光是給宋美齡寫了,還給兩個兒子也寫了遺囑式的電文,內雲:“經國、緯國吾兒:餘隻承認宋美齡為餘唯一之妻,務望汝等以生母待之,則餘雖死於九泉下亦瞑目矣!蔣中正。”

這是一點補充。幾種(也許還有別的說法)電文俱在,蔣氏何意,讀者可以分析判斷,筆者無需多議。

下面,我們繼續引錄有關蔣氏在新城大樓的記述:

我把這電文交給張學良將軍,張答應於當日發出。這時,蔣已極其疲乏,我勸他入臥室稍憩,並勸他吃飯。我說:“這裡的飯是乾淨的,不會有什麼意外,如果因為沒有牙齒,有麥片粥,吃點還是好的。”蔣不答也不吃。我再勸他:“今天所發生的事情,是國家大事,應平心靜氣,設法解決,不應意氣用事。”蔣聽了之後,說:“如果是你們自己做的飯,吃些也好。”我便叫西安綏靖公署的廚師,預備麥片粥,蔣才吃了些。

當我和蔣說話時,南京派來的三十六架飛機正在西安市上空低飛進行示威。掠過新城大樓時,機聲震耳欲聾,蔣臥床靜聽,問我是哪兒來的飛機。我看了以後告訴他,是洛陽飛來的。蔣聽了後,面露得意之色,說:

“我估計政府飛機,一定會來西安。”

……黃昏時,張學良將軍來過一次,但未多談,只告訴蔣,因新城大樓許多不便,擬讓他移居別處,蔣不同意。到了晚上十一時,孫銘九營長奉張命,來讓蔣遷至亥風橋高桂滋宅。

我便轉告蔣,蔣懷疑對他不利,不願遷出。孫因奉命必須遷移,要我勸說。但蔣心存疑懼,堅決不肯。最後,我請孫入室共勸,蔣見孫腰間帶著手槍,更加疑懼,向孫說:“我是行政院長,應該住在這裡,其他地方,我不去。”我和孫商量,現已夜深,蔣又不肯,還是明天再說吧。孫同意了,便回去覆命。蔣由於過度驚恐而徹夜失眠。……②

這裡所反映的有關蔣氏被扣初期的情況是符合實際的。就說雙十二事變之夜勸蔣移居之事吧,的確曾有爭執。本來是出於安全方面的原因才提出這個問題的,沒有絲毫惡意,可是驚魂未定的蔣介石,卻認為是個危險的訊號,不僅不肯走,還聲稱:“此處即我死處,餘誓死決不移出此室。爾等二人俟我死後,可傳命即以此室外大廳為餘營墓可也。爾持武器入室,形同脅迫,餘此時雖無武器,須知餘有正氣,欲殺則殺我可耳,但決不移居。”③事後還以所謂“古來忠烈,刀鉅鼎鑊,甘之如飴,千載下猶懍然有生氣,景行既夙,應求無愧,而總理之大無畏精神,尤為後死者所宜秉持勿失”④等豪言壯語相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為君愛與時光經年不遇絕命遊戲主動快樂噬魂天下放過地球吧他還是個孩子[綜影] 作者:衿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