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在於這個博弈反覆進行,這一回合作弊所得將導致其他回合所失。我們還是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原油例子進行分析。
由於兩個國家天天都在進行這個博弈,懲罰的可能性也就出現了。假設他們從相互信任的基礎起步,各國每天生產200萬桶,攜手維持較高的價格。然而各國都會不斷受到誘惑,很想偷偷作弊一把。回到每天的利潤圖上來。假如這天伊朗作弊且取得成功,伊拉克保持誠實,那麼伊朗這天的利潤將從原來的4600
萬美元上升到5200 萬美元,淨增600萬美元(如圖4…4 所示)。
圖4…4伊朗和伊拉克的利潤圖問題在於,假如伊拉克發現出了事又會怎麼樣。一個似是而非的情景是,彼此之間的信任瓦解,雙方從此進人高產量、低價格的結局。與彼此信任的時候相比,這使伊朗每天少得1400萬美元(從4600萬美元減少到3200萬美元)。可見,作弊帶來的短期好處根本無法彌補之後帶來的損失:假設伊拉克需要1個月的時間才能覺察伊朗作弊,並且斷然決定解除合作,那麼,伊朗由於作弊一個月而多得的1。8億美元,在兩國合作破裂13天之後就會被損失抵消。當然,時間就是金錢,今天增加的利潤會比明天失去的同樣數目的利潤更值錢,不過,上述計算看起來仍然很不利。對伊拉克來說,卡特爾破裂將會帶來更糟糕的下場:假如它作弊而未被覺察,也沒有受到懲罰,那麼每天可以多得利潤200萬美元;假如合作破裂,則每天損失將達1800萬美元。顯然,在這個例子中,哪怕只有一點點擔心兩國的相互信任會破裂,也足以約束兩個競爭者乖乖遵守協定。
信任破裂有很多原因。比如,若是伊朗和伊拉克開戰,歐佩克就很難強迫這兩個國家遵守產量配額。有能力對違反協定者進行懲罰是維持卡特爾配額的信任的基礎。不過,對於兩個已經在用炸彈和“人浪”攻勢相互懲罰的國家,你還有什麼樣的懲罰手段可用呢?一旦戰爭停止,由於出現了受到懲罰的可能性,合作的可能性也會再度浮現。
歸納起來,在一個一次性的博弈當中沒有辦法達成互惠合作。只有在一種持續的關係中才能夠體現懲罰的力度,並因此成為督促合作的木棒。合作破裂自然就會付出代價,這一代價會以日後利潤損失的形式出現。假如這個代價足夠大,作弊就會受阻,合作就會繼續。上述基本原則包含一些警示。第一個警示出現在合作關係存在某種自然而然的終點的時候,比如一個當選政府的任期到期就會結束。這種情況下,博弈反覆進行的次數是一定的。運用向前展望、倒後推理的原則,我們可以看到,一旦再也沒有時間可以進行懲罰,合作就會告終。但是,誰也不願意落在後面,在別人作弊的時候繼續合作。假如真的有人仍然保持合作,最後他就會脫不了身。既然沒人想當傻瓜,合作也就無從開始。實際上,無論一個博弈將會持續多長時間,只要大家知道終點在哪裡,結果就一定是這樣。
現在我們進一步考察這個論點。從一開始,兩位參與者就應該向前展望,預計最後一步會是什麼。在這最後一步,再也沒有什麼“以後”需要考慮,優勢策略就是作弊。這最後一步的結果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結論。既然沒有辦法影響這個博弈的最後一步,那麼,在考慮對策的時候,倒數第二步實際上就會成為最後一步。
而在這一步,作弊再次成為優勢策略。理由是,位於倒數第二的這一步對最後階段的策略選擇毫無影響。因此,倒數第二步可以視為孤立階段,單獨進行考慮。對於任何孤立階段,作弊都是一種優勢策略。
現在,最後兩個階段的情形已經確定。早期進行合作根本無濟於事,因為兩個參與者已經決心在最後兩個階段作弊。這麼一來,在考慮對策的時候,倒數第三步實際上就會成為最後一步。遵循同樣的推理,作弊仍是一種優勢策略。這一論證一路倒推回去,不難發現,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什麼合作了。
這一論證的邏輯無懈可擊,不過,在現實世界裡我們仍然可以找到階段性的成功合作。有幾個方法可以解釋這一現象。一是,不錯,這個型別的所有真實博弈只會反覆進行有限次,但具體數目卻沒人知道。既然不存在一個確定的結束時間,那麼這種合作關係就永遠有機會繼續下去。同時,參與者會有某種動機維持這種合作,為的是萬一將來遇到不測,需要別人幫忙;假如這個動機足夠強烈,合作就可以維持下去。
二是,這個世界存在一些“善良的”人,不管作弊可能帶來什麼樣的物質利益,他們仍然願意合作。現在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