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群山呼嘯,眾僧才知道道簡是最有資格坐上法座的人,於是又找回了道簡,再也不敢有所抱怨。
由始至終,道簡沒有為自己辯解一句。你們不服,我就離開;你們希望我回來,我就回來,一切都是為了佛法而已,這個目標始終不變。只要記住目標,大家遲早會團結一致的。後來有學生問道簡禪師:“維摩居士的前身是金粟如來嗎?”
道簡禪師說:“是。”
學生又問:“維摩居士既然已經是金粟如來,為何還要去聽釋迦牟尼佛講法呢?”
第6節。
道簡禪師說:“因他不爭人我!”
這句話也正好解釋了道簡禪師當初為何不為自己辯解。大家在一起都是為了弘揚佛法,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還分什麼你我、大小?當不當方丈都一樣。
職場之中也同樣如此,牢記工作目標,這是最重要的。不要本末倒置,把辦公室政治當成首要任務,而把工作目標放在了末位,到最後工作完成得一塌糊塗,人人都得接受處罰。
當然,不要把辦公室政治當成負擔,並不意味著做人做事不需要講究方法。所有職場人都有一種心理:“如果他比我強,我就可能面臨淘汰”。在這種心理基礎上,對任何外部因素都會呈現防禦狀態。作為新人而言,不要試圖攻破他人的防禦,在他人的安全距離內相處會更加輕鬆。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我可以列出一些建議,僅供參考。ノ米ノ花ノ書ノ庫ノ ;http://www。7mihua。com
(1)對公事,不要漠不關心;對私事,不要太過關心。在工作上,要把自己當成團隊的一分子,不要展現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應該積極跟同事交流,主動攀談;不要把功勞據為己有,時刻把光環分給大家。在私事上,不要總是刨根問底,如果你問一句“怎麼了”,對方說“沒事”的時候,就不要繼續追問。如果對方願意跟你說點私事,也要學會保密,切忌四處宣揚。如果對方是個喜歡搬弄是非的人,那你只能敬而遠之,不應和,也不刻意疏遠。他說,你聽,但不要發表意見,笑笑了之。如果涉及別人的隱私,最好找個藉口走開,聽都不要聽。
(2)不出頭,不墊底。有能力要藏起鋒芒,但也不能淪為最後。做事不要做滿,別人用10分鐘做完的事情,不要用5分鐘做完,即便你有這個能力。人的心理都相同,對跟自己相同或類似的人有好感,就像在照鏡子,這是“鏡子效應”。當然,能用10分鐘,絕不用15分鐘,人跟比自己相差太遠的人會有距離感,也不願接近。
(3)工作的時候工作,休閒的時候休閒。工作的時候就專心工作,不要說說笑笑,不要搬弄八卦,展示敬業、勤勞的一面;休閒的時候就專心娛樂,不要把工作摻在其中,展現會生活、懂得公私分開的一面。
(4)真誠與大度。真誠並不是要讓你挖心掏肺,也不是讓你了無心機,而是要守信、友善;大度也不是讓你放棄所有原則,一味退避謙讓,而是主動緩和關係。
知道這些處事規則,不是要在規則裡爭個第一,而是要在規則裡讓自己更快樂。
世上沒有完美的工作
生活:對工作不滿意。
修行:世界上沒有完美這回事。
有一位年長的朋友,我們經常一起喝茶聊天。有一天一起喝茶,我看他進門時就是一副憂心忡忡、愁上心頭的樣子,便問他,到底出了什麼事,難道工作中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他想了想,便跟我說了心中的煩悶,確實是因為工作的事,卻不是自己的工作,而是一年前大
學畢業的女兒工作出了問題。
原來,他的女兒已經畢業一年了,卻仍然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如今在家待業,一直在找工作,卻總是遇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份。
我問他,您女兒從名牌大學畢業,學習成績也不差,找工作應該沒問題的。她究竟想要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呢?朋友說道,女兒挑選過各種工作,總是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有的單位離家太遠,經不起每天奔波,於是放棄了。有的單位認為應屆畢業生沒有經驗,就開出
了很低的工資,這點兒錢連應付日常開銷都不夠。還有的公司,離家近,工資也高,可是公司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有時候工作忙起來,甚至通宵加班。這麼累的工作,完全把自己的生活時間壓榨光了。諸如以上幾種問題,總是會遇到,所以,總也遇不到一個適合的工作,只好自己在家閒著。待業時間長了,心生鬱悶,總給父母甩臉子,整日沒個好臉色,這樣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