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部分(第1/4 頁)
“僕臣這就去傳旨。”秦九道面色一動,趕緊走了出去。一邊的蘇定方等將軍卻是面上閃爍這興奮之色,萬國來朝可不是任何一個皇帝都能享受到的,這是實力的表現,當年楊廣之所以有萬國來朝的現象,一方面是大隋的威名,而更重要的是楊廣對這些西域小國的優待。所以這些小國國主紛紛前來,以獲取更多的錢財。但是盧照辭卻是一樣,就算是那些國主前來拜見天子,也是例行的賞賜,這種賞賜多時禮節性,根本就沒有多少的價值,但是這些國主也不得不來,因為大唐的強大。可以想象的是,盧照辭這道聖旨將會在整個西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因為古往今來,從來就沒有一位帝王來到西域這個風沙之地。
周圍的秦九道等人也都連連點頭,好像盧照辭所說的就是事實一樣,實際上,這就是真正的大國情懷,他們可以在外人面前說他們是大唐的子民,說出來極為自豪,而大唐之外,其他國家子民在他們面前要顯的好像是小了一截一樣,這才是大國的風範,並不像後世那樣,那些官員們不由自主的在外國人面前不由自主的低了一頭,這不但是因為自己國家未強大到一定地步的緣故,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心中根本就沒有大國意識,這些官員的脊樑好像被人打彎了一樣。經濟雖然發展了,成為強國,可是在意識上仍然是弱國,所謂國強,不但指的是軍事、經濟,更重要的是意識上,若是意識不強,就一個身體健壯的漢子,卻沒有戰鬥的意志,最後連一個小孩子都能欺上門來。
盧照辭建立了大唐,但是他絕對不想自己的大唐會是這樣的大唐,雄風萬里,高高在上,一個小小的百姓就能在外國君主面前毫無懼色,這才是盧照辭心中的強國。而想要建立這樣的強國,唯一的途徑就是殺戮、震懾,殺的那些敵國望見大唐的旗幟而生畏。他相信這樣的日子肯定會不遠了。或許自己這一代不能做到,但是以後的君主一定可以做到。但是要做到這一切,卻是從現在開始,震懾這些西域各國,就算外面有雄兵十萬,但是也不能阻擋自己帝王的威風。這就是帝王。
第698章 兄弟相見
所謂一塊石頭激起千層浪,大唐皇帝已經來到玉門關,昭告西域所屬王國、部落首領必須到玉門關覲見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西域大地。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叛軍阿史那賀魯立刻兵退五十里,不敢與盧照辭爭鋒,而西域各國紛紛而動,紛紛帶著禮物和兵馬朝玉門關而來,一方面是為了救駕,但是更重要的卻是要覲見天子。誰讓這個天子太過強悍了呢?歷朝歷代,除掉隋煬帝楊廣曾經在大非川和雁門關接見過外國國王的,其餘的都是在京師等候著這些小國的覲見。但是這次大唐皇帝比楊廣更為強悍,他居然到了玉門關來了,一時間讓天下大譁,那些西域各地的部落首領,小國的國王們本就是崇拜強者的傢伙,這下對盧照辭的崇拜更大了,一接到詔命,哪裡還敢停留,紛紛前來,生怕成為盧照辭立威的物件。
陽關,在這個時代,還沒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說法,當年西域王盧承嗣暴躁不堪,有逼宮的嫌疑,所以被盧照辭貶去了親王爵位,雖然後來被封為西域王,但是實際山,所掌控的地方也就是陽關的王宮而已。
只是這個盧承嗣不愧是盧照辭的兒子,拉攏人的本領還是很強大的,雖然處在逆境之中,還是被他找到了一批忠於他的人物,短短數年之間,就將整個陽關都掌握在手中。並且藉著西突厥阿史那賀魯興兵造反的機會,不斷的削弱著大唐王朝在西域的影響,自己的勢力也逐漸大了起來,陽關、玉門關兩大交通要道都成了擴充軍隊所需軍費的來源。
更為重要的是,當年對突厥人喊打喊殺的盧承嗣,這個時候,手下的人物中大部分都是突厥人,他知道盧照辭在漢人中影響最深,若是自己的衛隊中盡是漢人的話,只要盧照辭一張聖旨,就能將自己衛隊解除。所以他的衛隊中,盡是突厥人,還有一部分回鶻人、吐谷渾人,這樣就能將盧照辭的影響降到最低點。
在陽關內,他盧承嗣就是皇帝,他過著錦衣玉食、酒池肉林一般的日子,對治下百姓且不說,但是對自己身邊的衛隊卻是大方的很,自己用過的姬妾,若是在玩膩之後,就賞給自己的衛隊,反正西域之大,美女無數,還怕少了自己的美女不成。他知道,只要將自己的衛隊掌握在手中,就算自己的父親要廢掉自己,也是不可能的。不得不說,盧照辭對軍隊的掌控顯然是影響到了自己的兒子,看看,這位西域王不就是這樣的嗎?
這次他接著盧照辭在與吐蕃人大戰的機會,終於決定動手了。大非川距離自己很遠,而朝廷大部分兵力都是放在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