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3/4 頁)
“你說誰喜歡在背後算計人呢?”盧恪面色大變,站去身來。冷冷的盯著盧承嗣。
“誰站起來就是誰了?”盧承嗣絲毫沒有將盧恪放在眼中,冷哼道:“父皇行事光明正大,看你這副模樣,還真的不知道是不是父皇所生呢!”
“大兄,這話你可就說的有點大不敬了。你就不怕父皇怪罪嗎?要知道二兄可是父皇親口承認乃是皇家血脈。你這句話不是在懷疑父皇嗎?這難道就是人子所為嗎?”說話的是吳王盧承泰,與盧恪乃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好讀書。
“好了,都不要說了。”太子盧承祖輕輕的瞪了一眼眾人說道:“父皇剛才還告誡我等,要同心協力,今日怎麼為了一件小事而相互爭鬥呢?大兄要奮戰疆場這是一件好事,我等應該高興才是,二兄好行俠仗義,長安城的都說二兄乃是俠王,這也是我皇家的幸事,父皇聽了也是很高興的,四郎好讀書,要學聖人之道,如此才能教化天下,揚我皇室之威名。其餘諸位兄弟也都要以幾位兄長為榜樣,不可有蕭薔之禍。”盧承祖如今也不過是六歲之齡而已,但是一番話在他口中說出來,卻是那樣的自然。彷彿這些話天生就是他說的一樣,稚嫩的臉孔上露出一絲淡淡的威嚴來,聽的眾人面色一變,無論是年長者,還是年少者,無不垂首不言,各個拱手聽命。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盧承嗣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拱手說道。神情之中,略有一絲恭敬的模樣來。
“臣弟謹遵太子殿下教誨。”盧恪臉色卻是不好看,低著頭,卻是不知道心中到底是作何想法。
“臣弟謹記太子殿下教誨。”承泰、承洵、承烈等人也都紛紛點頭。以表示遵從太子殿下。至於心中是作何想法卻是不知道了。
“好了,今日就到這裡吧!都散了吧!”盧承祖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容來,淡淡的揮了揮手,略顯消瘦的身影就朝後殿走去。在他的身後,眾皇子紛紛鬆了一口氣,相互望了一眼,又恢復了剛才的模樣來。
“兒臣拜見母后。”坤寧宮後殿,崔瑩瑩雍容華貴,神態端莊,端坐在梳妝檯上,緩緩地卸下頭上的首飾。神情極為優雅。
“他們都走了?”崔瑩瑩淡淡的問道。
“回母后的話,都走了,孩兒按照母后的吩咐,都回了他們。母后,你真是厲害,一番話果真是嚇的他們不敢說話了。”盧承祖臉上露出一絲喜色來。
“不是你母后教你的,是你的父皇在為你樹立權威。”崔瑩瑩深深的嘆了口氣道:“你生性懦弱,本不是當太子的料,只是當年之事,逼的父皇才立你為太子。但是太子一旦被廢,不但關係到國本,更是關係到你的性命,所以你的父皇雖然不願意,但是還是為你考慮,為你創造條件,樹立威嚴,更何況,這次你父皇要御駕親征,朝中要留你做監國,才有了今日之戲。父皇能幫你的就只能是如此。日後就靠你了。”
“兒臣明白了。”盧承祖口中雖然說明白,但是雙目中盡是不解之色。那崔瑩瑩看的分明,見狀,心中一愣,更是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聽說你舅舅最近去你那裡甚多?”崔瑩瑩又問道。
“恩!舅舅對我甚好。對了,母后,我還見到表妹嬌嬌了。”盧承祖忽然雙眼一亮,不由的說道:“母后,以後讓嬌嬌做孩兒的太子妃如何?”
“住口!”崔瑩瑩手中的玉梳狠狠的砸在梳妝檯上,冷哼道:“你小小年紀,這個時候,當以讀書為要,怎麼想到這種事情了。”
“母后,當年漢武帝時期,比孩兒還小呢,就有了金屋藏嬌的故事呢!孩兒以後要學漢武帝,也要娶嬌嬌做太子妃,然後為她蓋上一座大大的金屋子,給他居住。”盧承祖雙目中露出一絲嚮往之色來。
“金屋藏嬌,小小年紀就知道金屋藏嬌了。”崔瑩瑩摸了摸額頭,道:“難道孔胤達就交你這些?哼,明天本宮自然會找他算賬的,告訴你承祖,以後還是少和你舅舅接觸!要一心讀書,學習聖人之道。至於太子妃,你現在還小,這些事情,自然是有父皇和母后為你考慮。好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是!母后!”盧承祖不情願跟著宮女出了坤寧宮。
“哎!”一個輕輕的嘆息聲在宮內響了起來,崔瑩瑩眉頭緊皺,卻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她也是聰明之人,如何不知道崔仁師的打算,就是徹底將太子綁在關東世家的戰車之上。為的是盧照辭百年之後的事情,可是這話又說回來,她更瞭解自己的枕邊人,若是盧承祖真的親近關東世家,或者是親近各個世家。這個太子之位就是保不住了。更何況,此刻,隨著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